0%

Logic Thinking

思考,快与慢

目录

本书所获赞誉 // XI
序言 // XIII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 001

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003
行为与注意力 // 004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 008
冲突与自我控制 // 009
看上去不等长实际上等长的两条线 // 011
两个虚拟出来的角色 // 013

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 015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 015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 020

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 023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司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 // 025
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 // 028
今天得到1 000美元,1年后得到1万美元,你选哪个? // 030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034
启动效应: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 // 036
你会自觉投到盒子里多少钱? // 038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 043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 044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 046
股票代码上口,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 048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联想无限的环境中的 // 051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 055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 055
简的钱包是怎么丢的呢? // 058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 063
是什么让你相信了那些荒谬之词? // 064
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 066
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作出决定 // 069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 073
看照片预测竞选胜出者,为何其准确率可以高达70%? // 074
平均长度与总长度是完全不同的数量概念 // 076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 077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作出直觉性判断 // 078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081
找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作答 // 081
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 083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 086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089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 091
小样本的出错风险可能高达50% // 094
信任多于质疑的普遍性偏见 // 095
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 // 097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101
对锚定值的调整常常是不足的 // 102
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 // 104
作为这幢房子的主人,你能接受的最低售价是多少? // 105
锚定效应何时适用,何时不适用? // 107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 111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 // 112
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 114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 119
被闪电击中与食物中毒,哪种意外致死率更高? // 120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风险事件演变成公共危机? // 122

第14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 127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 130
典型性启发的两宗罪 // 132
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 134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 136
琳达不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出纳吧? // 137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 140

第16章 因果关系胜过统计信息 // 147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与思维定式 // 148
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乐于助人 // 151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 156
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并无因果联系 // 157
回归现象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万有引力 // 160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 166
偏离预测方向的直觉 // 167
对直觉性预测的偏见进行修正 // 170
两位教授候选人,应该选择哪一位? // 172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 177

第19章 “知道”的错觉 // 179
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 182
真的存在能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吗? // 184

第20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189
士兵测评的有效性错觉 // 189
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 // 192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认知错觉的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 196
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 197

第21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熟优熟劣? // 201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准确 // 202
让许多业内人士烦恼的运算法 // 206
“闭上眼睛”的直觉判断比主观判断更可取 // 208

第22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 211
直觉就在眨眼之间 // 212
专家型直觉的习得 // 214
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 // 216
直觉的对错评估 // 219

第23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 221
比起外部意见,我们更偏向内部意见 // 223
规划谬误: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 // 225
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 // 226

第24章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 230
乐观主义者过度自信的代价 // 230
竞争忽视:为何大片会扎堆上映? // 234
是你太糟糕而不是我太笨拙 // 236
事前验尸:部分克服乐观偏差的方法 // 238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 241

第25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 243
面对风险,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 244
伯努利的财富效用理论错在哪里? // 246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 252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冒险一搏? // 253
损失厌恶:对方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 257
前景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 // 260

第27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 263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 266
像商人那样思考和交易 // 271

第28章 经济交易的参照点——公平性 // 274
目标就是参照点 // 276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 // 278
商人提价或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公平吗? // 279

第29章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 283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 283
著名经济学家也难逃阿莱斯悖论的陷阱 // 285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 287
四重模式: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 289
可能性效应影响下的风险决策 // 292

第30章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 295
你认为一支三流球队获得NBA总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大? // 296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 298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相反 // 301
罕见事件又为何会被忽视? // 303

第31章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 307
宽框架还是窄框架? // 308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 309
风险政策可能抵消风险厌恶的偏见 // 312

第32章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 314
你会卖掉盈利的股票还是亏损的股票? // 314
哪种选择会让你更后悔? // 318
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 // 321

第33章 评估结果的逆转 // 325
开启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跨界交流 // 326
综合评估引发偏好逆转 // 328
同类案件判罚的力度为何不一样? // 331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 334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档 // 335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们作出更好的选择 // 338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 345

第35章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 347
如何测量体验效用? // 348
记忆自我夸大了痛苦体验 // 351
记忆没那么可靠 // 353

第36章 人生如戏 // 355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 355
关于上一次旅行,你还能记起多少? // 357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 360
测量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 361
幸福的方法 // 364

第38章 思考生活 // 367
生活满意度: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368
被放大了的幸福错觉 // 371
千万不要忽略时间的作用 // 375
结语 // 377
附录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 387
附录B 选择、价值以及框架 // 405
致谢

热门划线

创新与出众的记忆力有关(创新是极佳的联想记忆)。

重复能引发放松状态和令人舒心的熟悉感。

这种只要不断重复接触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现象,可推及所有动物身上。

正如所料,朗朗上口的单词会唤起人们的正面态度。

对经验法则的依赖必然会导致人们判断时的成见。

即情感因素在我们对直觉判断和决策的理解上发挥了比以往更大的作用。

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

我们记录下正常人思考时出现的系统性失误,认为这些失误是由认知机制的构造造成的,并非由情感引起的思想腐化导致的。

快思考既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比如专家式的和启发式的,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

幸运在每个成功的事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好奇的理性

一般来说,我会尽量避免“最佳图书”之类的表达,此之蜜糖、彼之毒药,从个人好恶出发的评价往往缺乏参考价值。不过,我很想说 《思考,快与慢》是我见过的最有用的书。原因有三:首先,这是本讲述知识和方法的工具书,有用与否相对客观,可以评价;其次,这本书的主题“如何思考”,涉及全体有脑子的人,远远超过《新华字典》(适用于中文使用者)和《圣经》(适用于基督徒)的适用范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这本书的结论是基于严谨事实、通过科学方法推导出来的,不管和“常识”是否相符,都不由你不相信。有些人或许会把这本书和那些文字漂亮但全是作者主观之见的心灵、励志书籍相提并论,但这种相似只在表面上,内里的东西则恰好南辕北辙。

《思考,快与慢》的基础是作者提出的人类思考框架:系统1和系统2。系统1代指人类的非受控或曰无意识的思考模式,系统2代指受人自身控制的或曰有意识进行的思考模式。用系统1思考或判断是非常快捷的,因此人们往往第一时间通过它在脑海中形成观点。但有时系统1可能得不到结论或是得到错误的结论,因此人类也经常求助系统2进行更为复杂和费力的思考过程,以图补充或纠正系统1。但是,上述说法不等于系统1是感性的、系统2是理性的。实际上系统2经常受到系统1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而且系统2很懒惰,经常疏于校验,从而无法纠正系统1形成的错误。

卡尼曼的理论不能不让我想到最近看的另一本书: 威灵汉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学校》(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796828/)。威灵汉在他的书中把人类的思考机制划分为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长期记忆负责存储人类在过往经历中获得的知识或方法,而工作记忆负责从外界环境和长期记忆中获取信息,并基于理性的过程推导出所需的结论。两相比较,系统1的工作模式可理解为仅通过环境刺激和长期记忆得到结论的过程,而系统2的工作模式则另外加入了工作记忆。对人类个体而言,工作记忆空间都是十分有限也难以扩展的,但通过在工作记忆中的反复练习,我们有望将很多知识或方法存储到长期记忆中(比如,九九乘法表)。使长期记忆扩容,这就是通常所谓的学习。

显而易见,威灵汉的理论非常完美地支持了卡尼曼的诸多论点。系统1快速,是因为我们从长期记忆中直接提取了成型的结论或印象,而它的错误则来源于我们头脑中的偏见。系统2懒惰,是因为使用工作记忆确实非常费力。至于思考错误,长期记忆本身就是工作记忆的信息来源,如果其中存在偏见,当然也很容易让工作记忆的结论跑偏。但是,通过有意识的、大量的练习,人们可以形成正确的观念以替代原有的偏见,也就是说,更为准确、有效的思考方式是可以习得的。这当然就是卡尼曼写书的前提。他在书中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向我们一一揭示本能地存在于人类头脑中的偏见,以及何种思考方式可以有效地抑制这些偏见。在描述和论证过程中,卡尼曼引用了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这些实验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通过征询被试者的意见了解他们在思考和评价事物时的偏好。当偏好会影响评价的准确性时,它就成为了需要克服的偏见。感兴趣的人自可以看书去了解具体的实验和论证,下面是几个本书以外的问题,用卡尼曼的理论也解释得很好。

为什么本书的中文版被归类于行为经济学?
卡尼曼是一个心理学或认知科学家,本书也是地道的心理学著作。他虽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但那只表明他的理论在行为经济学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延伸和应用。如果中文版编辑不是有意如此(比如认为经济学比心理学更吸引眼球而故意篡改),那么他大概是通过两次类比得到了这个错误的归类,即“卡尼曼得过经济学奖”=“卡尼曼是经济学家”=“卡尼曼的书是经济学著作”。按书中所言,这是一种用简单问题(“作者得了哪类诺贝尔奖”)替换复杂问题(本书的归类?)的、典型的启发式解答法,根子上是系统2的懒惰作怪。同样的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论坛上争论时,人们很愿意给反对者贴上标签(五毛、五美分、愤青、傻逼,等等,等等),但不太愿意认真分析对方的言辞。

为什么张召忠预测海湾战争完全失败?
那么多年过去了,我还清楚地记得,在美军进入巴格达以后,张教授依旧自信满满地预测着巷战、口袋阵和人民战争。那会儿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萨达姆大势已去,张教授是吃错了什么药呢?再次地,我们得先假设教授不是领了上峰的命令特别装扮成小丑,而是在认真严肃地预测。在此假设成立的前提下,我们知道大致有以下两个原因使得他一错再错。一、光环效应,即自身的专家头衔让他盲目自信,专家身份本来与问题的解答并无直接关联,却容易让人错误地高估带有光环的解答的准确性,他也因此更愿意去预测一些小概率事件;二、厌恶损失,在美伊战争中张的损失就是预测失败,为了避免损失兑现,他就像输急了的赌徒,在小概率事件上不断下注,希望一把赢回全部,结果当然是输得精光了。当然,张教授并不承认失败,他把预测错误的原因推给自己获得的信息不完全。这种绝不认错的劲头,也是光环效应作怪,

为什么H7N9令人在意?
今年清明我们在苏州玩,家里人一天一个电话来,说的都是H7N9又有新病例了,劝我们立刻回家。从统计结果来说,在苏州碰到H7N9的可能性远低于遭遇车祸的概率。但为何是H7N9而非车祸让人这么在意呢?原因一:情绪启发,H7N9反复出现在各类新闻渠道中,引发恐惧的体验,因而让人高估其危险程度;原因二:确定性效应,车祸的概率大一些,但很难完全避免;H7N9虽然概率更小,但返回老家似乎就可把发生概率降低至零了,让H7N9确定不出现这种想法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也因此让人赋予这种位于确定性边缘的极小幅度概率变化以非常大的权重。

讲了这么些,似乎偏见很糟糕,不过事实正好相反。存在即合理,人类的种种非理性偏见都是长期演化中得来的有益于生存和繁衍的特质。相比收益更看重风险,才能躲避危险;遇到事物采用启发式联想,才能快速归类、快速反应。如果进行统计分析的话,只有在采用某种偏见进行分析时成功率较高,这种偏见才有可能固化和遗传下来。理性作为人类新近才发明的新武器,只是在非理性失败的地方进行补救的。当然,在现代社会中,需要补救的地方可能会越来越多。如果这是一种环境选择压力,人类应该在朝着理性的方向飞速前进。可惜我们这一代人是无法指望这种变化在基因水平上出现了,不过我们还有反复练习这一诀窍,可以把理性的思维模式压入脑海中长期记忆的那部分。

最后点一下题,理性应该和好奇心是相辅相成的。有好奇心的人不会把观察到的事物直接归入已经了解的某一类,他们会观察、推演、不放过任何奇特的特征,认真总结事物的内在规律,以及和相似物的异同。唯有这样,陌生的事物才能显露,人的视线才可投向更远的地方。

————————————————补充分割线————————————————

认知放松:在放松、愉悦的状态下,系统2更不愿意工作,人也因此更容易相信系统1给出的判断。因此清晰美观的字体、简洁明确的描述,甚至是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都有助于让人信服。

典型性偏好:人们习惯从事物中发觉和选取典型性样本,不习惯进行汇总和统计。因此,估计一堆线段的平均长度比估计一堆线段的总长度要容易得多。

因果性解释:人们习惯于用因果关系解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因此故事比统计概率更能说服我们。

随机性误解:在一个随机数序列中,8888888和8243296出现的概率是一样,但未经过统计学训练的人很难相信这一点。他们会倾向于用虚假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他们认为不随机的事件。

回归现象:如果学生在日常练习中的成绩是围绕某个平均值波动的,那么一次特别突出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下降,一次特别糟糕的成绩后成绩多半上升。但用因果关系去解释这一现象就会引发错误,比如得到结论说:批评比表扬更容易使人进步。

光环效应: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受到与结论无关而与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物干扰。

锚定效应:人们在回答某些问题时会从一个初始值(锚定值)出发,在数值调整到自己认为正确的范围后停止。(比如估算珠峰上水的沸点时,会从100度向下调整。)但这种调整往往是不充分的。因此,当你可以给出锚定值时,你就可以影响人们的评估结果。在一个实际例子里,超市以9折促销汤罐头,有一半时间摆了“每人限购12罐”的牌子,这期间买了汤罐头的人平均购买7罐;另一半时间没有这个牌子,平均每人仅购买了3罐。

框架效应: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述方式会让人产生不同的感受,比如“手术后3个月内的存活率是90%”和“手术后3个月内会有10%的病人死亡”,虽然两个表述的意思完全一致,但前者更容易引起受众的积极感受,哪怕受众都是医生(专业人士)。

启发式判断:处理自身不了解的问题时,人们倾向于找到一个简单或熟悉的问题,并用该问题的答案替代真正的答案。

可得性偏见:评估事件时,我们会给予自己有直观感受的部分更高的权重,即忽略或低估自己不了解的部分。比如,高估自己在团队工作中的贡献程度;高估经常被媒体报道的灾难或疾病的危险程度。

自信不可靠:比较可靠的专家知识来自于有规律可循的领域,并应通过长期训练积累而来,比如消防队员、护士,等等。在规律尚未被人类掌握的领域,自信的专家不会比猴子做得更好(作者所举的例子包括股票投资和社会政治)。

量化公式可靠:量化公式可以帮助修订主观判断的偏差。比如,有评分表帮助的面试官会比单靠主观判断的面试官做出更准确的面试判断。

前景理论:人们规避损失的愿望强于获得收益的愿望,即从损失100元得到的痛苦大于获得100元得到的快乐。从演化角度看,这是因为风险厌恶型的人更有可能生存下来。

前景理论推论:人们倾向于在获得收益时偏爱确定性,在遭受损失时甘冒风险。比如在100%获得900元和90%获得1000元之间选择前者,在100%损失900元和90%损失1000元之间选择后者。

禀赋效应:为另外一个重要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 泰勒提出,人们会高估已经获得的物品的价值(因为厌恶损失),除非这个物品的主要属性就是交易(比如钱)。

峰终效应:在作者所举的实验中,被试的手被分两次放到冷水中,第一次60秒;第二次60秒+30秒,后面的30秒水逐渐升温,到最后就不那么刺骨了。让被试挑选一种方式再来一次时,多数人选择了90秒的那种!总的来说,人们对某段体验的记忆约等于体验的峰值强度和体验结束时强度的平均值。换言之,比起过程或过程长度,结局更为重要。

人类的头脑总那么理性吗?

本文原发于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2012-08-26

有的书有智慧,有的书有趣,而有的书重要。《思考,快与慢》这本书,算是一身兼具三者。有智慧,是说这本书包含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几十年来就行为经济学、决策与判断等问题的研究;有趣,是说这本书作为一本科学书籍,针对的问题恰好是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的“拿主意”、“估计”等认知活动;重要,因为卡尼曼教授已经78岁,虽然直到最近一两年还有学术论文发表,但许久没有出版面向大众的书籍了,我们能看到的他的上一本中文著作还是1982年出版的论文集《不确定状态下的判断》(中文版出版于2008年)。这一次《思考,快与慢》一经推出,就登上了美国各种严肃书评刊物,并被迅速引进中国,让普通读者有机会一窥一流学者最精彩的学术思想。

脑子里的“快”“慢”系统

“思考,快与慢”,正如书名所提到的,卡尼曼一上来就在书中把我们的认知系统划分为两个部分:“系统1”反应快速、依赖直觉,几乎不需要我们的努力就能完成任务;而“系统2”则懒惰,工作起来就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但它也理性、精确。我们每天都在两个系统间切换。例如:一眼辨别两条线段的长短只要系统1工作即可,而估算几条线段的平均长度,则非要系统2出马不行。记住,系统1虽然不精确,但是却时刻待命,总能完成任务(尽管质量不敢恭维)。系统2却常常偷懒,精力有限,除非付出主观努力,否则很难做出点什么。在一个著名的实验中,科学家让我们观察一个打篮球的视频。其中,穿不同队服的人们不停地传球;我们需要数出一种颜色队服的人共传球几次。结果,视频中出现了一个穿大猩猩服装的演员,大部分人都会对他视而不见。计算传球占用了我们的系统2,发现大猩猩这样的任务就无法完成了。

这种差异,使我们的直觉充满错误。卡尼曼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表明:复杂而华丽的句子,让我们觉得信息量丰富、容易信服,尽管可能它们什么都没说;咬住一支铅笔保持微笑的表情,看待问题立刻乐观起来,因为大脑无法分辨自己是真的高兴,还是仅仅被一根小木棍抵住了嘴角———正是认知系统的这种不可靠,以及通常我们获得信息的不完备,让我们更可能依赖一些简单的办法完成日常生活中的认知任务。

我们的“简单”办法

我们赖以生存的“简单”办法,在处理日益复杂的问题时经常暴露出毛病。例如,我们从高中高年级时开始接触的概率,常常超越我们的常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似乎不喜欢它。

琳达的故事是作者最为精彩、也是争议最多的实验。作者给参与实验的人一些描述:“琳达,31岁,单身,一位直率又聪明的女士,主修哲学。在学生时代,她就对歧视问题和社会公正问题较为关心,还参加了反核示威游行。”之后,作者继续给出一系列描述:“琳达是小学老师。琳达在书店工作,她还在学瑜伽。琳达积极参与女权运动。琳达是妇女选民联盟成员。琳达是银行出纳。琳达是保险推销员。琳达是银行出纳,还积极参加女权运动。”好,到这里请先停一停。读者不妨在心里对这些描述做一个排序,哪些可能性更大。记住你的答案继续看。

和很多读者一样,大量参与实验的人都将“琳达是银行出纳,还积极参加女权运动”这个描述的可能性排到了“琳达是银行出纳”之前。但是等等,按照概率论,两件事同时发生的概率要小于任何一件啊(实际上是两件事独立发生概率的乘积)。但是,因为之前对于琳达大学时生活的描述,很多人都对女权运动这件事非常看重。

对概率问题的非理性思维还常常引发公共事件,最典型的莫过于安全问题。焦虑情绪让我们高估风险,只要想一想我们身边那些听起来极不可信的食品安全谣言就不难发现,尽管有些谣言到了荒唐的地步,但是因为关系到健康,我们通常喜欢采取宁可信其有的态度。

进一步,我们习惯上要通过因果联系理解事物,结果经常把仅仅是相关的事物理解成了前因后果。更有点意思,也有点悲哀的是,小样本经常带来巨大的统计风险,但是我们还是喜欢夸大自己的经验,让身边的世界显得简单而有序,忽略掉那些展现世界复杂多变的证据。而根据卡尼曼等人的研究,实在有太多的事情仅仅是因为运气,我们却更喜欢将他们归因为一个我们能接受的理由。有点讽刺的是,书中举了一个例子,研究那些年薪极高的股票交易员,如果看他们多年的业绩,就会发现,与其说他们有什么天赋或者秘诀,不如说他们只是某些年头运气好。长远看来,大家的投资能力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卡尼曼甚至建议,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专家的预测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清楚了解人类理智的限度,这可能是智者最大的智慧吧。

探索人类非理性的规律

“人类的非理性”,这个题目怎么看都来自心理学领域。其实,卡尼曼最初的研究也并不是从“非理性”开始。书中,卡尼曼介绍了自己早年做的人类瞳孔在思考时大小变化的研究;更早些时候,他在以色列军队服役,尽管只是一位22岁的心理学本科毕业生,就在那个初生的国家协助建立了军官甄选测试。

然而,这些研究几乎很自然地将他逐步引入到人类认知复杂性的领域,他的关注点逐步涉及经济学最为核心的一些概念。而且,大约正因为卡尼曼和他的合作者们主要是心理学和数学背景,他们不受经济学教科书的刻板影响,从另一个角度,开创了经济学的一大研究方向。

经济学的著名假设之一就是理性人,把人的决策行为看作遵循理性,遵循效用最大化。然而,非理性的决策实在太多了。我们不仅将金钱虚掷到一望就能知道稳赔不赚的赌局中,还经常因为担心损失放弃天赐良机般的投资机会。举一个读者都感受过的例子,一套餐具有五个盘子,完好无损,另一套有六个,有一个是坏的。通常,后者的定价反而低于前者。因为坏的那个实在让我们不舒服。而投资和赌博这件事,如果仅仅用数学模型计算博弈,恐怕和真人的操作结果大相径庭。

卡尼曼等人发现,损失造成的痛苦,远远大于收益带来的快感。损失100块,和少赚100块,在经济学上有时没有差别,对我们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验。一旦涉及风险,尤其是风险被强调时,我们理性的商人心灵就会偃旗息鼓,换上那个规避风险的,尽管其实是非理性的头脑。是的,我们很少去实际算算数学期望。

效用的概念来自现代经济学之前,伯努利提出它,无数经济学家,不管是研究微观经济、决策与判断、博弈、福利经济学……都要面对这个让人有点头疼的概念。卡尼曼等人的研究把效用问题更好地与心理感受结合了起来。他们发现,不仅仅对于穷人和富人,一块钱的效用不一样,对于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判断方式中,效用也不同。

一个有趣而又真实的例子是,股票持有者喜欢抛售赚钱的股票,而持股亏损的部分。尽管抛售可能带来相同的现金,而且抛售亏损部分还能免税以及降低未来风险,大家还是喜欢那个“我投资成功”的快感,尽管实际上这种快感是我们花钱(纳税)买来的。

我们都熟悉“金钱买不来幸福”这句话,但它恐怕是错的。金钱当然能买来不少的幸福,关键点在于,花多少钱买多少幸福,怎么花钱买,研究这些问题不考虑人的心理状态,仅仅靠数字本身,是不够的。因为人的非理性,建立在理性人地基上的经济学大厦就存在一些根本的漏洞。卡尼曼等人的工作用一系列研究,不仅证明了这种漏洞的存在,而且提示了一套方法,让我们得以探索人类非理性的规律。记住,非理性并不是疯狂,并不是毫无规律、随机,而是根植于我们认知系统的一套决策方法。

我们已经在各种书籍中看过太多来自卡尼曼的二手货,这一次,《思考,快与慢》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读读他自己是怎么说的。扔掉那些傻呵呵的励志书和充满错误的心灵鸡精(哪里有什么鸡汤)吧,读《思考,快与慢》,你将不得不“慢”,因为打破常识的部分不少,你不得不慢下来,动用你懒惰的系统2。但是,这也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对人性能有深入的一瞥。在快的时代,这种机会似乎不多。

卡尼曼其人

摘得经济学桂冠的心理学家

丹尼尔·卡尼曼生于1934年的特拉维夫,儿时在欧洲居住。作为一名犹太人,他经历了纳粹肆虐的二战时期。在他为诺贝尔经济学奖提交的自传中,他提到,犹太人的童年围绕着父母谈论的家长里短,让他对人的复杂性自小就有了概念,也许就是这种经历让他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日后他们全家定居巴勒斯坦,1954年在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取得心理学学士学位。之后,他加入以色列国防军服役,退伍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心理学博士学位。

上世纪60年代末,他遇到了毕生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教授,之后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学术生涯。两人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与同时代的几位先驱者创立了行为经济学。后来,特沃斯基不幸去世,而卡尼曼则因为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杰出共享,成为著名心理学家。因为其“将心理学研究的洞见纳入经济学,特别是对于不确定状态下人类决策与判断的研究”,卡尼曼与另一位经济学家、开创实验经济学的佛诺·史密斯教授分享了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太多这样的“大牛”仅仅被学界知晓,对于公众则有点遥不可及。比如卡尼曼的夫人安妮·崔斯曼教授也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但离开心理学界,知道她的人就不多了。卡尼曼的知名不仅仅是因为他获得了诺贝尔奖,也和他的研究领域关系颇大。他研究的正是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的事情:决策与判断、快乐心理等,而他的研究结果则表明,我们比我们自己知道的还要复杂、还要非理性。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但是用他的研究成果举的例子在《读者文摘》这样的通俗读物里也不难找到,更不用提各种通俗经济读物甚至心理自助书了。

严格地说,卡尼曼并不是一个热衷于科普书籍的作家,但是他和他的同事杰出的学术贡献,却深刻地改变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给出了深刻的反思。相较之下,近年来很多研究开始将目光投向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用磁共振脑成像之类的法子探究问题。卡尼曼教授的工作专注于人类的行为,严谨地避免过多关于机制的推论。在如今的心理学界看来,似乎不那么时髦了。但是他的实验充满巧思与洞见,却不会是科学史上昙花一现的观点。

[【蜡翼·笔记】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快慢:
快思考包括直觉思维的不同形式,例如专家式和启发式,也包括感觉和记忆等所有无意识的大脑活动。而慢思考是一种更慢、更严谨,需要投入更多脑力的思考形式。前者的直觉性往往比当事人感觉到的还要大,而且它也是做出的决策和判断的幕后主使。虽然快思考是我们许多错误的原因,但也是我们许多正确做法的原因,而且我们也常做正确的事。我们的想法和行动通常由快思考,是当机立断的。快思考的一个优点就是储存在我们联想记忆中丰富而详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能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从普通事件中区分出令人惊奇的事件;理解对自己所期望的事生成想法,并对令人惊奇之事和正在发生的事自动搜寻有因果关系的解释。换言之,快思考的构建意义在于让我们以为我们这个世界比现实更整洁、简单、可预知、富有逻辑, 我们可以预知并控制未来。

但是,我们的大脑有说不清楚的局限:我们对自己认为熟知的事物确信不疑,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无法确切了解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我们总是高估自己对世界的了解,却低估了事件中存在的偶然性。当我们回顾以往时,由于后见之明,对有些事会产生虚幻的确定感,因此我们变得过于自信。
因为这一点,我们如果不能通过对慢思考和快思考的训练,会导致我们在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行为:
1)损失厌恶:所有人都想有所得,但会更努力地避免有所失。损失厌恶偏爱机构或个人对当前生活的细小改变,这种保守主义的做法让我们更希望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是引力作用让我们的生命无限靠近参照点。于是,人们在只有没有理想的选择时,才会愿意碰运气。为收益愿冒风险,为损失保持谨慎。这也告诉了我们为什么机构要比个人更容易犯规避错误,因为机构的人多,自然就会思考得很慢,也更有能力按规则行事。
2)决策体验:出乎大部分人意料的是,体验价值和决策价值,往往是不一致和不匹配的。而我们在现实里面,往往把经济行为与公平性自以为是地调和起来(经济行为是受自身利益驱使的,而与是否公平无关。关于公平性,有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可利用市场的力量将损失强加给他人。);我们对经历的记忆,也影响着我们对过往的评价(记忆的消除会大大降低体验的价值);我们对一个人的理性程度的判断也是基于他的信念或者偏见的合理性(而不是去看它们是否一致)。

快思考的特点:
1)生成印象、感觉和倾向;当慢思考支持这些行为时,它们就会成为信仰、态度和意图;
2)自主且快速运行,只需付出较少努力,甚至不用付出努力,没有自主控制的感觉;
3)当发现(搜寻)特殊形式时,能接受慢思考编控来调动注意力;
4)在接受了一定的训练后,能够做出熟练的回应,产生直觉;
5)为联想记忆激发出来的各种想法创造连贯形式;
6)将认知放松感和真理错觉、愉快的感觉以及放松的警惕感联系起来;
7)区分常态中令人惊奇之事;
8)推断原因和意图;
9)忽略歧义,按捺心中的疑问;
10)夸大情感的一致性(光环效应);
11)将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证据上,忽略不存在的证据(眼见即为真实);
12)做一些基本估测;
13)通过常态和原型来表现集合,但不要将两者看成一个整体;
14)通过测量确定不同程度对应的匹配物(比如音量的大小);
15)真正去空想,而不是计算(思维的发散性);
16)有时用简单点的问题替代难题(启发法);
17)对变化的感知比对形态的感知更敏锐(前进理论);
18)对可能性做出过高估计;
19)对数量越来越不敏感(心理物理学);
20)对损失的反应比获得更强烈(损失厌恶);
21)严密设计决策问题,分别进行讨论;


谬误:
启发法所产生的偏见:
1)代表性:对结果的先验概率不敏感,对样本大小的不敏感,误解机会(如赌徒谬误),对可预测性的不敏感,效度错觉,误解回归性;
2)可得性:例子的可提取性,搜索集合的有效性,不同任务会引发不同的搜索集合,想象力偏见,相关性错觉;
3)锚定:不充分的判断,评估连续事件(高估)与非连续事件(低估)的偏差,评估主观概率分布时的锚定;

其他盲区:
0)厌恶损失:这一方面导致人们对失败总是难以接受,所以失败的一方常会保持战斗力,即使在知道对方胜利只是时间问题的情况下,输的这一方还是会做无畏的挣扎。另一方面,也导致时刻关注每日的经济波动是种亏本的对策,因为频繁的低额损失带来的痛苦比同样频率的低额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更为强烈。
1)记性不好:人很容易忘记自己正在做什么,更不要说自己做过的事情。同时,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
2)叙事谬误/后见之明: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从而影响我们的世界观和我们队未来的预期。好像当初的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
3)关注特例:实际上,相关度和回归度是同一个概念,只要两个数值之间的相关度不高,就会出现回归平均值的情况。
4)归因谬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错误的原因最重要。
5)规划谬误:不切实际地接近理想状况的计划和预测,以及自以为可通过参考类似案例的数据而得到提高。
6)理论诱导:一旦你接受了某个理论并将其作为一个思考工具,就很难注意到其错误。如果你碰到一个似乎和这个模式不相符的例子,就会认为肯定有一个非常合理的解释,只是不知为什么你没有发现这个解释。你认为这个理论无可指摘,而且很信任认同这个理论的那群专家。
7)预期原理:通过可能性来判定决策,然而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心理,因为在实际中,人们对结果的重视程度和对结果可能性的重视程度不同。可能性效应会重视不大可能的结果,而几乎肯定的结果相对于确定的结果来说,受到的重视程度要小。
8)莫比定律:反常规事件会吸引人的注意力,还会使人们认为在相同情况下这些事件也应该是正常的。当你脑海中闪现关于某个事件生动的画面时,这个事件不发生的可能性所带来的影响同样也很生动,因此就被过度权衡。主要注意力和显著性会导致人们过高评估罕见事件的发生概率,也会过高权衡低概率的结果。
9)眼见即真:我们有限的大脑很难达到逻辑一致性的理想状态,因为我们易受眼见即为事实的影响,不愿动脑筋。


训练:
训练自己的决策能力,从点菜开始,利用两种思维方式,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 代价最小,效果最好。     
首先,训练自己的快思考能力,需要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一个可预测的、有规律可循的环境;另外一个是拥有通过长期训练来联系这些规律的机会。不但如此,在这两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也需要至少一万小时的训练才可以使自己的快思考能力在某个特定的领域有所水平。这也说明了,只有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信。

谬误克服:
0)厌恶损失:学会商人的思考方式。商人通常都会问自己“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我手里的东西真的是我特别想得到的么?”而穷人只能在不同的损失之间做出选择,这是因为他们对获得和放弃之间的区别很在意。
1)乐观主义:事前验尸,即考察自己能否承担这次决策失败的风险?
2)统计谬误:采用计算方法来确定样本规模,而不是依靠直觉印象做决定(依据统计学观点,我们不应关注当前事件的成因,而应当关注其未来走向)。
3)锚定效应:有意地“为对方着想”,因为这样能否定产生这些效应的带有偏见的想法。
4)规划谬误:尽力划分出预测问题的类别,这样才能从分利用所有能够获取的分部信息。
5)预期原理:要提升预测的准确度,最终的结果应由(简单直接的)公式给出,在低效的情况下尤其如此(例如,婚姻稳定性 = 做爱频率 - 争吵频率)。

习惯养成:
1)依靠统计结果来使整体风险降低。
2)采纳外部意见来进行决策:要时刻注意到,不同的表述使人们做出不同的决策,使他们对该怎么做生成不同的意见。
3)通过改变参照点来重新架构问题。
4)降低查看自己投资结果的频率,并在获得广泛思考带来的情感收益的同时节约时间、减轻痛苦。
5)掌握更为丰富的语言:这对于建设性批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技能,而为了想清楚未来,我们需要清楚自己过去曾经用来表明信念的语言。
6)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以相对合理的基础比率对结果的可能性做出判断;质疑我对证据的分析(它们通常都会被夸大)。

面对最重要的选择,你真的会做决策吗?

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每个人每天不得不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自己的决策,当然我们都认为自己做出了恰当合理的选择,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而自私的,必然以自我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换做货币来衡量,那就是收入,从来没有人怀疑这一已经通俗化的理解,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和自由。

直到丹尼尔·卡尼曼开始从他传统的工作领域转向选择方面的研究,作为心理学家出身,卡尼曼从众多的心理学行为实验,发现我们选择并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总是被理性的光辉所照耀。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往往受到问题所激发的大脑工作模式控制,甚至在同样得问题下,大脑采用不同决策模式,其最后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为了区分我们同一个头脑中的两种思考的工作模式,卡尼曼把以经验、直觉行的思考方式命名为系统1,系统1往往根据语境的启发性、联想和过去固有存在大脑的图景来决定选择,通常会简化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回答,还有些时候以移情的方式类比同样问题或者根据暗示点来决策。这些决策所体现的不加思考的快速,显示了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风险的一种经验判断,它花费时间少,反映迅速,消耗更少的能量。

与系统1相对应的一种大脑的思考决策工作方式,命名为系统2。系统2消耗更多的能量,决策速度慢,注意力更加集中,可以决定是否接受系统1的观点和感觉,甚至否决系统1的结论,系统2一副深思熟虑的样子不过它更加懒惰,它往往在人类遇到灾难、感受紧张、复杂或者问题严重的情况,来根据事实进行更加细致的计算,来得出结论。

系统1更像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年轻女性购物者,由于经验和阅历较少,总是试图快速的作出结论解决问题,而且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感觉的影响;而系统2更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精于算计的男性商人。系统1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显得自信和放松,且容易受到环境启发和影响,她不太在乎答案的正确性,更喜欢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和想法行事。而系统2则,需要通过计算自己构建一个独立的观点来判断基于“数字”话客观的结论。

卡尼曼列举了很多相关的实验和经典案例来表现这两种大脑的运作模式。我最喜欢的莫过于“球和球拍”这个简单精炼的案例了。球和球拍一共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那么球多少钱。系统1给我们的估值是0.1元,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快速得到的一个映像,这个映像似乎与生俱来,用不着我们思考,看到这句话,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了这个结果。然而,一旦你对这个结果产生了怀疑,系统2就要尝试工作了,构建类似“x+y=1.1,x-y=1”的计算模式,我们知道球拍实际上是1.05而球是0.05。这个案例清晰的介绍了我们思考模式的特点,类似的思考模式已经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所构成的社会会存在大量的“谬误”和偏见。

特别是,当我们在面临选择和决策的阶段,我们往往无意识的受控于系统1,除非当你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开始着手考虑更为基础和通用的数据来证明系统1的时候,系统2才会缓缓的开机启动,最后给出它的判断。举个例子,老王非常腼腆,少言寡语,但是很乐于助人,却对他们和这个现实得世界没多大兴趣,他重视传统,做事情中规中矩,关注细节,对于数字特别敏感。那么对于这样的一个描述,我们来判断一下老王最有可能的职业是什么。农民、司机、售货员、会计、医生或者图书管理员。实际上这段典型描述会启动系统1根据“相似性”“代表性”“典型性”展开联想和启发。而实际上,我们如果采用系统2来考虑得话,之考虑这些职业中在社会人口的分布的基础概率,会比通过系统1的相似性得到的答案最准确,这个例子实际上告诉我们在很多决策的时候,基础概率更重要。正如在风险投资行业,一个主观上的“好”项目通常也不会得到比这个行业平均风险程度低多少。
从这个角度看决策分析,这种描述的“代表性”基本不会对先验概率产生影响,也不会对样本的规模,呈现的结果有什么影响,不会对我们的预测和决策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同时还会带来对于“回归性”等问题。

有关“回归性”的问题,也很有意思,在商业中,我们常常要做计划,比如上一个季度4个区域销售额有好有坏,对于未来一个季度业绩的预测,是不是依然是好的更好,坏的更坏,通常来说,这4个区域会向均值回归。正如,一个4岁的小女孩子,拥有早熟的智力和阅读能力,并不代表等她以后能比其他小孩有更大的成就。这些都是一种社会正常的均值回归的现象。记得书中提到的以色列空军对于飞行员的评价。教官说处罚比奖励更能提高飞行员的技巧和成绩,他的理由是,再每次训练中,给予表现好的嘉奖后,后几次反而表现下滑,而对于处罚过表现不好的飞行员再之后的几次飞行中反而表现更好。实际上,飞行员在一定时期的表现,跟教官采取的措施并不具有较大的相关性。这些飞行员的成绩无非是再做均值回归。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往往登上知名杂志的体育运动员在之后一段时间表现可能会下滑,这不过是他们再向平均值靠拢。所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摩天大楼指数往往能解释一个经济体的经济见顶,中国目前再建的摩天大楼不幸的成为了全球最多,这是外话了。

当然除了上述提到得相似性或者典型性之外,可得性也是我们偏见和误解的重要来源。我们通常通过我们头脑已有的数据或者印象来做判断,而我们每个人的认知范围和知识储备都是有限的。人们常常根据他们的阶层,能力圈、知识结构等限制来描述问题。另外就是锚定现象。这个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有意思的抉择。在自由市场,当我们不知道菜价的时候,对方给予的价钱就是一种锚定,我们如果在对方给的报价基础上变化,基本是偏向对方的报价有利的一面。除非我们自己给出一个独立的价格,那么这个时候相当于我们再给对方一个锚定值。另外在工资谈判、工会谈判方面,实际上,我们都在给对方一个锚定的定价范围,使得最后自己所在的一方更有价值。

上述这些都是卡尼曼在传统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正是这样的研究让他认识到,经济学中经纪人的假设是有缺陷的。人们在选择进行选择的时候考虑的效用,是拿未来的预期与现在的拥有进行比较,来做出判断。在判断中还有大脑工作的两种不同的模式来影响最后的结果。比如,两个人,过去分别拥有100w和1000w,如果在传统经济学框架中,当他们资产都变成500w的时候,他们的效用或者说幸福感是一样得。显然,我们很清楚,这个认知不成立。所以人在选择的时候,并不是经济理性在起作用,而是基于个人现状的得失来进行判断。由于大脑的工作模式,人类对于失去的厌恶远超得到。这个问题深深的吸引了卡尼曼,进而他从心理学转向了决策理论,从而发表了使得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前景理论”,也就是相对于现有的财富来讲,人们更看重得失,而且关于结果的可能性和决策权重方面,表现完全不同。前景理论通过“所得\损失,确定性\可能性”的矩阵来表述,从前景理论中,我们不妨用它来看看中国改革。

改革最重要的阻力就来自于“既得利益”部门,因为人们对于损失的厌恶远超得到,所以反对的力量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估计。如果这些改革的人同时还是决策部门,基本上结论就将僵化。当然这一问题,在蛋糕不断变大的过程中,问题不那么明显,而当蛋糕无法再做大的条件下,改革将成为重要的问题。目前中国经济受到外部冲击的情况下,蛋糕再一个时期中无法变大,用前景理论看,对于目前的改革预期不免悲观,或者说在过去10年蛋糕不断变大的过程中,中国失去了改革的最佳机会。

回到主题,思考的快与慢,实际上卡尼曼想带给大家的是有关决策的效用和价值,是分别由体验价值和决策价值所构成。正如非常饿的时候去点菜是非常不明智的事情,因为在上到第5道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之前的决策是一个错误。所以在决策的时候我们要小心,体验价值对与与结果直接相关的决策价值的影响,竟可能的用机械的框架来程序化或者量化我们的决策。在目前的投资领域,量化交易的热起,一定程度上要免除决策的主观化,也就是系统1容易受到的那些影响。

目前,随着IT技术的发展,在某些领域,我们已经积累了足够的数据和内容,以基准概率为基础的行为识别和数据挖掘分析,能否更好的给出决策建议,目前还有足够多的案例,但是这个趋势已经无法阻挡,因为在医疗以及金融的某些应用,的确带来巨大的好处。如果你想了解决策背后的故事或者个人想做出更好的选择,《思考,快与慢》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一本普及读物,它会帮助你在人类不断的风险事件中,帮你规避某些偏见,找到最适合个体的解决方案。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 奥小绿解读 关于作者
这本书的作者狩野未希,是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博士,目前在庆应义塾大学等高校担任讲师,在大学教授思考力和英语方面的课程,已经长达 20 年。狩野未希还曾经在 Ted 做过演讲,演讲的题目就是“是时候开始思考了”。

关于本书
《哈佛的6堂独立思考课》从语言学出发,通过观察日本教育系统和美国教育系统的不同之处,提出学会建立自我意见是人人都应该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能力。文中使用六堂课的形式,从一开始如何了解一件事情,到最后把建立好的意见完整地表达出来,一步一步教你成为能独立思考的人。

核心内容
想要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就必须能够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对各种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建设性的想法。学会建立自我意见,能够独立思考,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

一、建立自己对一件事情的独立意见的第一步,就是确认自己对这件事的了解程度

四个步骤来检查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先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了解;然后切实说出不了解的部分是什么;接着思考有效问题,看看怎么处理不了解的部分;最后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1. 检查自己对获得的信息是否真正了解
    我们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充分,也不适用自己。

【案例】
你的下属提出一个新的个案:开发一个靠听就可以提高英语水平的听力 CD。我们需要知道我们对于这个个案的了解情况。可以拿出一张 A4 纸写下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说市场上现在已经有的英语 CD 产品,英语 CD 的顾客群体是什么人,光靠听是否能够提高英语水平呢,英语 CD 的基本定价,市场竞争力等。我们把我们知道的写在左边,不知道的写在右边,然后逐条分析,找到了不了解的地方,接下来使用方法来尝试回答问题。

  1. 切实说出不了解的部分是什么
    使用提问原则:根据 5W1H 来做。5W 就是英文的 Who,谁;What,做什么;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为什么,以及 1H,How,怎么做。

  2. 思考有效问题,看看怎么处理不了解的部分
    提出问题后,就要帮这些问题找答案。最重要的是,需要把意见和事实分开。

【案例】
同样用前边说过的那张写下基本情况的 A4 纸,在不了解的情况后面写上答案。比如说,这个英语产品可能是给商业人士提供的,我们需要现在就准备好这个产品以便推出市场,我们需要把这个产品跟市面上其他的英语产品分开等。
最重要的是,需要把意见和事实分开。对于这个例子来说,商业人士为什么需要这个产品,就是意见。商业人士买不买英语 CD,以及买多少张,这就是事实。

  1. 最后养成实际提问的习惯
    要想熟练地随时随地都能提出这些有效问题,我们要养成提问题的习惯。
    那如果确定了对一件事情的了解程度,也找到了不了解的地方,接下来要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这件事。

二、如何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进一步深入思考一个事情

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看问题:第一个是从局外人的角度,第二个是使用未来发生法。

  1. 局外人的角度
    从跟这件事完全没有关系的人的角度来考虑事情。可以用一人辩证法,想象你心里住了两个小人,一个天使,一个恶魔,两个人的观点完全相反。我们可以拿出一张 A4 纸,左边写上赞成的原因,右边写上反对的原因,来进行比较。

【案例】
我们可以假装自己是讽刺漫画家,找出一件事情可能会变得很讽刺或者很可笑的点。比如说,从英语学习 CD 里面学习到了谈判技巧,但是不分场合和情况地生搬硬套,那势必会闹出很多笑话来。

  1. 将来发生法
    思考后果,预测未来,做一些猜测。预测未来可以问自己一系列问题:如果成为现实,会发生什么事?有没有可以采取的措施?这个措施有没有实现的可能?这个行动有没有现在执行的必要?

【案例】
我们一步一步来看:如果推出英语学习 CD,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无非有两个,成功和失败。
成功了有可以采取的措施吗?有的,就是可能需要思考推出后续作品。
那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有的。
可是需要现在执行吗?没有必要。
好,那我们再来考虑失败的结局。
如果产品推出后,被竞争对手投诉,说相似度太高,有没有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的,就是必须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便应对。
这个措施有实现的可能吗?有的。
现在需要执行吗?是的,在销售前进行是最好的。
就这样,通过预测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决定现在就应该采取的行动,就能进一步完善这个提案。
做完了以上这两步,你就可以说是彻底思考过了这件事情。最后一件事,就是简单明了地把自己的观点阐述出来。

三、完善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如果只是建立了完整的意见,但是无法表达,或是表达得不好,那我们还是无法说服别人听取我们的意见。在表达自我意见的时候,有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

  1.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意见,只是有不同的意见。不要因为害怕出错,就不敢大胆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
  2. 发表意见的时候,要使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和容易理解的结构流程。
  3. 根据“结论-根据-提议”这个流程说出的意见简单易懂。
  4. 重要的地方,我们应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再三重复,确保他人接收到了重要的信息
  5. 当人给出回馈或是反驳,用一种对事不对人的态度,来看待这些他人给予的反馈或反驳。
  6. 全盘接受对方意见,并不是尊重他人。正确的做法是,接受他人的反驳,但是不要停在那里,而是仔细思考,再把对你的反驳当成他人的提问。
  7. 有人找茬的时候,保持平常心。
  8. 不要不懂装懂,记得提有深度的问题。
  9. 最后,要反对别人的意见,那就要提出替代方案,就可以脱离为反驳而反驳的无意义讨论,而进入到让讨论更有深意、更具体的维度。
    能做到前边说的这些,你的意见就能完善地表达出来。被别人反驳的时候不但能反驳回去,还能从他人反驳中进一步完善你的意见。冷静地接受他人的挑衅,并坚持拉回主线,继续表达自己的意见。反驳别人也要提出替代方案,这才是完成对一件事情的独立思考全步骤。

金句

  1. 什么叫自我意见呢?就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深度的意见并流畅地发表出来的能力。只有具备自我意见,我们才能在工作上、在生活中,对各种问题提出有说服力的、建设性的想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

  2. 在对一件事情进行深入了解之前,不要随便发表意见。不要不懂装懂,而是提出建设性的问题。

  3. 我们分别从四个角度看待了问题,分别是跟事情直接相关的人、与事情完全无关的人、和自己做辩证,最后再反驳一切。从这四个角度看待问题之后,你对一件事情的了解就很深入准确了。

  4. 有时候我们怕冒犯他人,特别是这个人地位比你高的时候。但是全盘接受对方意见,并不是尊重他人。

  5. 一味的附和和一味的反驳都不是好好说话。说出来的话应该要有理有据,并能够流畅地有自信地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在别人反驳或者提出疑问的时候,可以接受他人的意见,然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拥有批判性思维,达到能建立自己独立意见的那一步,我们在任何场合都能够好好说话了。

撰稿:奥小绿脑图:摩西讲述:成亚

经验的疆界

《经验的疆界》| 成甲解读 关于作者
詹姆斯·马奇,管理学界排名第二的“大师中的大师”,仅次于彼得·德鲁克。他是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学名誉教授,当代一流的管理思想家。

关于本书
本书通过独特的视角对经验进行研究和分析,揭示了经验在管理实践中的价值和局限,指引组织和个人该如何从经验中学习。

核心内容
一、本书研究经验的独特视角:抽离与整合。二、什么是低智学习?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如何突破?三、什么是高智学习?有什么特点和局限性?如何突破?

一、本书研究经验的独特视角

  1. 抽离
    作者对经验的研究分析,并没有从人和经验学习互动的细节入手去研究经验的作用。相反,他是把经验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工具,研究这个工具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正是这种抽离的视角才发现了经验的直观性、相对小样本等特点,和现实真相的复杂性、随机性特点之间存在着根本的矛盾。

  2. 整合
    作者研究经验不仅仅只是研究经验,而是以经验问题为原点,整合跨学科领域知识来分析问题。比如马奇在书中引用了组织行为学,复杂系统的思想,甚至进化论、文学叙事、传播学理论等知识来解决一个问题。这跟查理·芒格的思维模式很像,即当遇到一个问题时,解决办法不应当局限于这个问题所在的学科,而是所有和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都应当拿来解决这个问题。

  3. 两类经验学习模式
    在这种抽离与整合的视角下,作者创造性地把经验学习分为了两类,一类是低智学习,一类是高智学习。

二、低智学习

  1. 什么是低智学习
    不求理解因果结构情况下直接复制和成功相连的行动,也就是看到别人取得成功之后拿过来自己跟着学习就叫低智学习。比如,你看到别人炒房赚钱后也立刻去买房。

  2. 三种复制成功的机制
    (1)试错:亲自摸索、不断尝试、观察结果,回避与失败相连地行动。
    (2)模仿:向别人的成功学习,别人采取什么行动成功,自己就采取什么行动。
    (3)天择:复制与成功相连的属性,如规则、程序、形式等,淘汰与失败相连的属性。

  3. 低智学习的局限性
    (1)很可能模仿的成功因素并不可靠;
    (2)经验可能越用越没用;
    (3)陷入“胜任力陷阱”。

  4. 如何突破局限性
    作者建议是建立“开发”与“探索”的平衡。简单来说,就是在拥有有效经验的情况下,仍然要多去探索新领域,努力地多去尝试新的解决方案。

三、高智学习

  1. 什么是高智学习
    不仅仅是直接模仿别人成功的行为,而是会多分析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会找因果关系,这种学习模式投入的智力会更多一点,所以作者把它称为高智学习。高智学习与低智学习这两种学习模式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是有各自擅长和适应的条件罢了。

  2. 通过模型或故事来学习经验
    无论用模型还是故事的方式,在作者看来其实是分析总结因果关系的两种表达方式罢了。
    (1)模型:是社会学家、管理咨询学家比较爱用的方式,来表达对原因的总结。
    (2)故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启发人们在经验学习的时候要避开哪些、注意哪些,往往被商业记者、大学老师、培训师所常用。
    (3)最大可理解复杂性:是模型和故事所具备的一个特点,也是高智学习的前提约束条件。意思是成功经验总结的复杂程度要最大化,但是理解的程度也要最大化,它俩之间找一个平衡,就是最大可理解复杂性。

  3. 几种常见的成功原因总结
    大多数通过高智学习总结的成功的原因最后总会回归几个主要的原因。
    (1)认为成功的原因是因为符合理性、很有逻辑、条理;
    (2)很多成功的经验被总结出来,是因为它层层分解了,分解得很细致;
    (3)认为成功的原因是因为有伟大的领袖;
    (4)认为成功了就是成功了,有自身的道理,存在即合理。

  4. 高智学习的局限性
    高智学习给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一个工具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真正地理解世界。

(1)作者认为“人们口中的真相往往不过只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而已”。他并不看好这种总结成因果模式的经验分享能够揭露真相,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一旦抽象和简化就会极大地偏离真相。

(2)因为人们喜欢接受听起来既有一定复杂性又足够简单的原理,导致人们喜欢把原因往我们熟悉的已有模式上面靠。结果反而把探索真正原因的机会扼杀掉,局限了自己的想法。

【案例】掌握同样数据,为什么发现了行星三大运动定律的是开普勒而不是他的老师第谷?

  1. 如何突破局限性
    不仅仅是相信经验和已经认可的模块来全部解释世界,而要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去验证、去尝试、去探索可能会更新更好的方法。也就是说在面对高智学习的时候要提醒自己,经验总结的模型也好,令人印象深刻的道理也好,它有没有可能并不是真相,而只是我们现在能对真相理解的一个阶段而已。只有秉持这么一种态度才有可能不被经验束缚。

金句

  1. 经验也许是一位好老师,但不是特别好的老师。
  2. 人们口中的真相往往不过只是大多数人的共识而已。
  3. 经验可能越用越没用。
  4. 你对一个事情越来越擅长了以后,反而会阻碍你学习更先进的东西。
  5. 高智学习在给我们理解世界提供一个工具的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真正地理解世界。
    撰稿、讲述:成甲脑图:摩西

走出思维的误区

目录

中译本序言 1
第三版序言3
第九版序言 5
第一章 正确提问的益处 1
第二章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行为 15
第三章 论题与结论是什么? 27
第四章 理由是什么? 39
第五章 哪些词语有歧义? 51
第六章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与描述性假设? 73
第七章 推理中是否存在谬误? 95
第八章 证据的可靠性有多大Ⅰ?——直觉、个人经验、证言以及诉诸权威
第九章 证据的可靠性有多大Ⅱ?——个人观察、研究、案例以及类比 137
第十章 是否存在竞争性原因? 161
第十一章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81
第十二章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95
第十三章 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207
第十四章 克服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219
译后记
出版后记

逻辑思维简易入门

目录

前 言

第一部分   推理的构成

第1章 什么是逻辑思维?我们为什么要关心它 // 2
推理的研究 // 2
逻辑和推理 // 4
什么是论证 // 7
重构论证 // 10
论证和非论证 // 16

第2章 用逻辑思考 用心说话 // 20
理性接受度 // 20
理性接受度之外 // 24
从思维到语言 // 26
间接使用和比喻语言 // 32
定义:解释不清楚的语言 // 34

第3章 信念的优点 // 39
信念、负信念和不做回应 // 39
信念的优点和缺点 // 42
准确性和真 // 43
合理性 // 45
一致性 // 48
保守性和可修改性 // 53
理性和非理性 // 55

第二部分 推理和论证

第4章 论证分析的方法 // 58
重构论证的原则方法 // 58
缺少前提 // 62
扩展的论证 // 63
推理类型 // 64
规范和论证 // 65

第5章 评估演绎论证 // 71
有效性 // 71
可靠性 // 87
说服力 // 90

第6章 归纳论证分析 // 93
重构归纳论证 // 93
归纳论证的类型 // 97
评估归纳论证 // 109

第三部分 非形式谬误

第7章 论证失效的主要方式 // 114
什么是谬误 // 114
非形式谬误的分类 // 115
归纳论证什么时候会出错 // 116

第8章 避免无根据的假定 // 131
预设谬误 // 131
窃取论题 // 132
争议前提 // 140
复杂问语 // 141
虚假选言 // 144
例外谬误 // 147

第9章 从不清晰语言到不清晰推理 // 149
不清晰语言与论证失败 // 149
语义不清晰性 // 151
模糊性 // 153
歧义性 // 160
含糊谓词 // 165

第10章 避免不相干前提 // 171
相干谬误 // 171
诉诸同情 // 172
诉诸暴力 // 174
诉诸情感 // 175
人身攻击 // 178
跑题 // 182
稻草人谬误 // 184
诉诸情感总是错误的吗 // 186

第四部分 再论演绎推理

第11章 复合命题 // 190
论证:作为命题间的一种关系 // 190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 193
复合命题的命题公式 // 206
使用真值表定义联结词 // 211
复合命题的真值表 // 215
逻辑必然和逻辑偶然命题 // 218

第12章 核查命题逻辑论证的有效性 // 220
用真值表检查有效性 // 220
一些标准的有效形式 // 225
一种证明有效性的简明方法 // 240
什么是有效性证明 // 241

第13章 直言命题和直接推理 // 244
什么是直言命题 // 244
直言命题的文恩图示 // 250
对当方阵 // 255
其他直接推理 // 264

第14章 直言三段论 // 272
什么是直言三段论 // 272
三段论式的论证形式 // 279
用文恩图检验有效性 // 284
项的周延 // 294
有效性规则及三段论谬误 // 296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目录

译者序
前 言
绪 论 / / 1
最新的批判性思维概念 / / 1
作为一个思考者,你的技能如何 / / 2
良好的思维方式需要付出努力 / / 4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 / 6
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者 / / 7
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 / 8
培养对自己推理能力和识别事物能力的信心 / / 8

第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 / 11
批判性思维的强弱 / / 11
公正性需要什么 / / 14
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 / 24
小结 / / 26

第2章 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 / 27
阶段1 鲁莽的思考者 / / 28
阶段2 质疑的思考者 / / 29
阶段3 初始的思考者 / / 30
阶段4 练习中的思考者 / / 33
一份通向进步的“游戏计划” / / 34
为制订练习计划而建议的策略 / / 34

第3章 自我理解 / / 40
监控日常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 / / 41
努力做到思维公正 / / 41
识别大脑的三个与众不同的功能 / / 42
理解你与大脑间的特殊关系 / / 43
将所学课程与你的生活问题建立联系 / / 46
整合理智和情感的学习 / / 46

第4章 思维的组成 / / 48
推理无处不在 / / 49
思维的成分 / / 50
思维成分的整合 / / 56
思维要素之间的关系 / / 57
批判性思维指向一定目标 / / 57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组织概念 / / 58
批判性思考者评估获取的信息 / / 60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区分推论与假设 / / 63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透彻理解推论的意义 / / 67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调整观点立场 / / 69
批判性思考者的观点立场 / / 70
小结 / / 71

第5章 思维标准 / / 72
深入理解通用思维标准 / / 73
将思维元素和思维标准结合 / / 79
使用思维标准的简要指南 / / 84

第6章 培养良好思维的提问 / / 91
思维中提问的重要性 / / 91
质疑你的问题 / / 92
呆板的问题反映惰性的思考 / / 93
三种问题类型 / / 93
成为苏格拉底式提问者 / / 96
关注问题的类型 / / 97
关注思维标准 / / 98
关注思维元素 / / 99
关注问题优先次序 / / 101
关注思维领域 / / 102
小结 / / 104

第7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 / / 105
超越表面化的记忆,深度学习 / / 105
内容和思维的关系 / / 106
通过思维理解内容,通过内容进行思考 / / 107
用思维的知识在课堂上思考 / / 109

第8章 了解优秀思维者是如何学习的 / / 111
优化学习的18个策略 / / 112
典型大学课堂的逻辑 / / 113
理清你所学课程的最基本概念 / / 115
清楚课程和学科必要的思维模式 / / 117
生物化学的逻辑 / / 119
另外四门学科的逻辑 / / 122
确保课程设计对你有效 / / 126
听说读写和思考 / / 130
找出一篇文章的逻辑 / / 131
弄清教科书的逻辑 / / 132
评价作者推理的标准 / / 132

第9章 重新评估自己思考和学习的水平 / / 133
发展自我评估的策略 / / 134
运用特征来评价你的表现 / / 134
运用学生特征去评价你自己在具体学科中的表现 / / 137
小结 / / 140

第10章 决策和问题解决 / / 141
决策 / / 141
问题解决 / / 147
小结 / / 157

第11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 / / 159
管好自私的天性 / / 160
控制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 / 178
小结 / / 185

第12章 如何甄辨新闻中的媒体偏见和宣教 / / 186
民主与新闻媒体 / / 187
使得新闻媒介逻辑晦涩难懂的谬见 / / 188
新闻媒体的客观性 / / 188
对主流观点偏见的知觉 / / 191
辨别社会中心思维 / / 194
歪曲报道来支持特权的观点 / / 195
找到替代的信息来源 / / 202
成为一个自我思考者 / / 203
小结 / / 210

第13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诡计 / / 211
人类心理的真实和自欺 / / 212
三种类型的思考者 / / 212
思维谬误的概念 / / 215
错误的概括化 / / 217
分析概括 / / 219
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 / / 223
谬误识别:分析过去的一则演讲 / / 236
谬误识别:分析当代的一则演讲 / / 240
谬误识别:分析一则总统候选人的演讲 / / 243
避免两个极端 / / 245
小结 / / 246

第14章 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 / / 247
为什么人们对道德感到困惑 / / 247
道德推理的基础 / / 249
小结 / / 261

第15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 / 262
理解和使用策略性思维 / / 262
策略性思维的成分 / / 264
策略性思维的开始 / / 264

第16章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 / 272
小结 / / 282

第17章 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总结 / / 283
练习批判性思维 / / 283
阶段5:高级的思考者 / / 284
阶段6:完善的思考者 / / 286
完善的思考者的心理品质 / / 287
完善的思考者的内在逻辑 / / 288
完善的思考者 / / 289
参考文献 / / 290

别做正常的傻瓜

目录

第一章 10元等于两个5元吗
——心理账户对行为的影响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做各种各样的决策,在做决策的时候,我们总是为求做到理性,以尽可能地使我们的收益最大化。如何成为一名理性的决策者呢?一名理性的决策者究竟需要具备怎休养的基本素质呢?

第二章 你会买没用的东西吗
——消费决策中常见的误区
我们购买一样东西,衡量是该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和它的价格,然后看是不是值得购买,可是在我们做购买决策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交易效用偏见、比例偏见和适应偏见的影响,从而做出不理性的消费决策行为。

第三章 坚持到底一定是胜利吗
——沉没成本误区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很多人起挽回已经发生却无法挽回的所谓的成本而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如何纠正这种谬误呢?

第四章 你爱冒险吗
——风险决策漫谈

第五章 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对你影响更大
——损失规避

第六章 你的直觉如何
——启示法及其偏见

第七章 你有自知之明吗
——自信及过于自信

第八章 多一定比少好吗
——比较评价和单独评价

第九章 你想让朋友和员工更开心吗
——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

《别做正常的傻瓜》的读书笔记

别做正常的傻瓜笔记

此书讲述的是人们的逻辑思维,讲的是普遍的思维误区,讲的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对衡.

一、心理帐户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人们往往将不同来源的和去往何处的和不同数额<身上有一元时往往轻易花了它.有十元时,遇到同样的一件上次用一元买的物品,这次却不一定会从十元中抽一元购买该物品>的钱赋于不等量的心理价值.而实际上它们确实是等量的.)
故,理性的做法是:使用钱,不应该有其他影响其本身价值的因素介入.
想买或需要买一件物品,手上有两笔钱,一笔是辛苦赚来的,另一笔是天上掉下来的,但我们在出手时不应该让天上掉下来的钱更容易花出,而是抛弃对钱的来源的考虑,去考虑实际需求,这样对待所有钱,记住它们是等价的.天上掉下来的一千和辛苦赚来的一千,他们都是等价的.不必分别对待.对这一千的重视程度与对另一千的重视程度,应避免除钱本身的经济价值以外的因素影响.

二、交易偏见,交易中的比例偏见.
(有时我们买小物品时,为省十元钱愿意花十分钟讲价,跑三四家店对比,但有时候买大物品时在可能的情况下,经过适当的努力(比如跑十分钟的路换家店再买同一件物品),可以省下百分之一的钱,但却因为仅是百分之一而不愿跑.却忽略了百分之一背后的价值其实远远超过上次买小物品时省下的十元).

 你买过没用的东西吗?不管是买房子还是买闹钟,消费者有时会花钱买没用的东西,有时又不肯花钱买有用的东西.正常的消费者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策?是什么在影响他们?你曾经有过这样的行为吗?
 本节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
同样,理性的做法是:在做消费决策时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对不同和相同数额的钱应该抱有同样态度,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特征现象迷惑,凡事得看本质.

三.沉没成本的误区. (人们往往惯于让过去影响现在及未来的决策,掩目前进.)
坚持到底就一定是胜利吗? 人们在投资决策中常常会犯下这样的错误:因为已经在这一件事上花费了时间,金钱,精力等,不可能回收的成本,即沉没成本. 而执着地坚持到底.当无法挽回的损失出现时,你能逃离这个越陷越深的泥潭吗?
不管能不能,这节是讲理性的做法是不要在一条路上走到黑.至于能不能做到,还真只是在于自己咯.
换句话说,拿得起时也要放得起.放弃,将预示着新的得到,正确的放弃是积极的表现,是理性战胜非理性的表现.

四.过于自信的优势(往往具有乐观的性格/会得激励人/看问题全面容易抓住重点)劣势(规划误区,估计性错误)|及是否有自知之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证实偏见(人们习惯于接近支持自己观点和看法的观点及看法,看喜欢的事物时往往不愿意接受其也具有的不足)的惯性与证伪检验(寻找与自己意见不同的意见,寻找与自己视角不同的视角从而获取更全面的信息,权衡对比分析,方能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决策.)多角度的必要性.|知人者智,知已者明–明智.
这节主要讲的是人们对自己对事物的判断的准确性,及判断的习惯,误区.
故,理性的作法则是:
1.客观的判断事物与自己,做到知则知,不知则不知,绝不含糊的确定”不确定”的事物,绝不含糊的判断自己,估量自己,绝不含糊的挤出个不确定的结论.简言之:三绝! (知已者明)
2.自信要用在正确的地方:乐观,勇气,激励,果断,灵活.(知人者智)
1、2相加等于:明智.

五.你会习以为常吗? —适应性偏见.
如果你现在得到一笔飞来横财,你会选择买面积更大的房子还是选择游山玩水?面对物质享受的诱惑,人为什么会产生厌倦?你该如何抉择,才能得到更持久的快乐?
3类难以适应的东西:
1,极端的东西(30度气温虽然热,但过一会你能适应, 100度却不行.)
2,人不能适应的东西是人际比较(任何是事物都有相对的,而人们往往喜欢拿自己及自己的拥有去与别人比较,然后再对自己及自己的拥有做价值判断,要么一会贬低要么一会抬高,价值在变,实际对象即自己及自己的拥有其实未变.换言之,人们往往喜欢进行无意义的比较,自己永远受外界摆布,越想争取主动权,却越无止尽的感受不到确定的主动权).
3,难以适应的东西是变化.

总结,这节学得有点晕乎乎,书上的例子让偶感觉并不恰当。总之记住一点:别拿”人际比较”去和自己过不去,要正视所面对的一切,做出客观的判断.常言道:放自己的屁,让别人闻去吧. <….话外音:这小子真不厚道,拉出去将他屁眼GFW !>

六.存银行还是买股票—风险决策.
究竟应该把钱放在股市里还是应该放在银行里?究竟谁更应该把钱放在银行里,谁又更应该去买股票?很多决策的结果都是不确定的.本节将对人们在风险决策中经常犯的一些错误进行分析,并告诉你如何承担适当的风险,并做出更为明智的风险决策.:
1.期望值理论。
2.期望效用理论,要明白三个概念: a.风险中性. b.风险规避. c.风险喜好.
(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应该是风险规避的,因为钱越多,增加一元钱可以带来的满足越少.这里可以联系到第一节中的等价问题,没钱的时候一元对你的重要性和有钱的时候一元对你的重要性不应该受其他因素影响,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浪费,即理性.)
3.前景理论.
期望效用理论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则,在经济学上是一大进展.但是人们逐渐发现,现实生活中,期望效用理论也像期望值理论一样,并不能解释人们所有的风险决策行为.
前景理论由四种规律组成.回答人们究竟何时规避风险,何时喜好风险?
1.在得到的时候,正常的傻瓜和理性决策者一样,都是风险规避的.
(“100%得一百”, “70%可能性得到一百五,30%一分不得”.这种情况多数人选择100%得一百.)
2.在失去的时候,理性的决策者是风险规避的,而正常的傻瓜却是风险喜好的.(就是第三节时说的”人们常受沉没成本左右”一条路走到黑,刹车不灵.就像赌徒一样,当失去得越多的时候,理性也跟着逐渐消失。理性的作法是:该刹车时就刹车。)
3.理性的决策者对得失的判断不受参照点的影响,而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一杯可乐,小卖铺(参照点)卖三元,小明觉得贵了,大卖铺(参照点)里同样是一杯可乐,卖五元,小明却觉得真便宜.参照点是:不同的购买地点)
由以上3条得出:改变参照点,就能改变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从而改变他对风险的态度. (同样的产品为什么要包装为什么要广告,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可以通过改变或增加顾客判断的参照点,增加心理满意度,从而间接实现销售目的.)

4.正常的傻瓜通常是损失规避的.(下节详细再谈)

总结:前景理论客观地描述了正常人的风险决策行为;而如果你想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的话,你应该遵循期望效用理论.

正常人依照前景理论的描述来做决策,面对得失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在得到的时候风险规避,在失去的时候风险喜好.并且,得到和失去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参照点决定的.故理性的做法是:不受参照点的影响,以自己的实际需要为准.(不要因为小卖铺的贵不喝可乐,大卖铺的便宜而喝可乐,而是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这是最初驱使,否则就又犯了交易偏见的错误,花不该花的钱,不花该花的钱).

―――――――――――――――――――――――――――――――――――――――
以上笔记是我每看一章作的笔记,后面的笔记是我断断续续看完的,偶没作笔记。
偶把目录稍作注解简单抄上来吧:

七、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对你影响更大——损失规避?
讲的是人们对“得”与“失”的心理反应程度。对失的敏感性使正常的傻瓜容易陷入的误区。

八、损失100元和没有 得到100元,哪个让你更痛心?——忽视未得收益。
讲的就是正常的傻瓜容易忽视未得收益,而实际本来能得到的,但没有得到也是一种损失。但正常的傻瓜心理上并不认为这是损失,可能认为这本来也不是我的?呵呵
理性的作法呢是,要认识到本来能得到的,但未得到的收益也是损失。

九、谈判中应该让对方先开价吗——定位调整偏见。
这节讲的是,在谈判中开价的先后优劣势,其实先开价是有很多优势的。
比如:我问你你猜XXX活的年龄是比80低呢还是比80高?大约是多少呢?。你的潜意识就会被我预设的80这个数锚定在了他的周边。你的最终答案很难不受80这个数的影响。
换到商业上的开价,如果谁先开价,就相当于谁先给对方定了一个锚。:)
书中的例子很形象,在这里我就不详述了。

十、你的孩子会长多高——违背概率规律。
这个标题前段我看不出为什么用你的孩子有多高来写?……。呃,本章例举了一些客观存在的规律,并讲了几点概率知识。如:集合规律、先验概率、赌徒谬误、中值回归、客观概率。而正常的傻瓜呢就常常忽视这些客观事实,容易受表面容易得到的结论所左右,做出主观的判断。……

十一、多一定比少好吗。联合评估与单独评估。
这是讲不同的事物间的对比关系,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对比关系可能带来的效应来实现一些目的。

十二、抓住老鼠的一定是好猫吗?——结果偏见.
简单的说这章就是讲,为什么要不以成败论英雄,为什么不当事后诸葛亮。

十三、钱越多越幸福吗?——财富与幸福。
本章的开头举的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这章要讲的内容是什么:有一个孩子在玩一堆积木,后来觉得没意思了,你有两种方法可以让他重新开心起来。第一:给他更多的积木。第二:教他用现有的积木搭出更多的造型。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也就是如何增加积木;而幸福学研究的主题是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极大化人们的幸福,也就是怎么用现有的积木搭出更漂亮的造型。
公司在员工激励上,如何在不增加积木(物质奖励)给员工更有效的激励呢?
下面作者为我们分享了一些幸福准则:
1、 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很容易理解,可以让你高兴两次嘛。10000元,我今天给全给你,你可以高兴一次。我隔个几天分两次给你,你就得到双份的快乐。
2、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也很容易理解,让你一次性不开心,没必要让你天天不开心,正所谓乱刀斩乱麻,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3、 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如果有这么两件事,就一起公布同时接受。这样大好事就可以把小坏事充淡。这也是前面说过的对比效应。而如果把两件事分开来公布,那么当坏事没有任何对比的时候,可想而之啦……
4、 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大的不开心肯定会压过小开心。所以就浪费了一个小的开心。分开呢,小开心就能发生作用
5、 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下个月去夏威夷旅游,如果是去的当天告诉你,你当天会高兴,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夏威夷流程中的中中不快。那么你的快乐可能就不能得到最大化。而相反提前一个月你就得知这个消费,那么这个月你可能就会在不断的设想夏威夷旅游的快乐,那么这种快乐感就能够得到更多的满足。

6、 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你很怕拨牙,我提前一个月告诉你要给你动手术拨牙!^ ^那么你这个月就慢慢折磨吧……但我当天才通知你要拨牙,那么你的痛苦就是短暂的。:)

7、 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这里也联系到前面说过的:适应性的问题,一件新的刺激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的麻木。
联系到公司给员工奖励,是不定期的奖励的效果好呢,还是一次性给员工提高工资的奖励效果好呢? 显然不定期的更好。这样就有不定期的变化中的奖励,就有N多的惊喜。而如果是一次性升了工资,可能开始员工心理感觉不错,时间长了也就麻木啦~~~
举一反三,自己在分配自己的资金使用时,如何进行有效的投资?我个人就有体会,买进一件新的数码设备时起初感觉非常好。时间长了就麻木啦,所以以后在做相关投资时,我就会考虑,这件东东是不是我真的需要,我现有的东西能不能满足我的这方面需要。对吧。这样就更理性了,否则久而久之房间里就堆满了闲置的器件,不仅暂用你的空间,你不用吧你还觉得可惜,用吧快乐感不如从前,浪费了你的时间,生活质量就下降啦……
8、 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你资金困难,需要周转,你有120平米的房子。你有两个选择:
第一, 卖了现在的房子搬到离你经常出没的地方的更远的地方,再买一套同等面积的房子。
第二, 卖了现在的房子,不改变地理位置,买一个90平面的房子住下。继续生活。
第一种情况可能给你带来的是第天增加两个小时的陌生路途的行程+油费+路况不好时的坏心情等等……第二种情况呢房子小了其他没有变化,根据适应性原则,一开始可能不适应,时间就了自然也就适应了。
你选择哪个呢。会让你的生活更舒服呢?。。

十四、选择越多越幸福吗?选择与幸福、
第13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增加自己的幸福感的准则。这章呢又给我们介绍了更多的幸福准则:
1、 小奖不如不奖
给你十块钱让你献血(物质诱惑),和不给你钱让你献血(调动人的内在动力),你更愿意做如何的选择?
2、 小罚不如不罚
迟到罚你站五分钟,这样能降低迟到率吗? 有些事是可以调动内在动力来实现目标的,就不用耗费过多的资源。

3、 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4、 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两件事儿:扫厕所、擦地板。
如果下任务时说:你扫厕所。而如果说你选择。你选择了。如果你先的是扫厕所。而在选择与没选择的情况下,针对扫厕所这同一件事来说,干净程度会不一样。因为后者是你自己选择的。前者是也许感觉会是强加的。
5、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送礼时:A两支钢笔:一支10块,一支100块。你送一百块的给人。
B两件大衣:一件100块,一件1000块。你送一百块的给人。
哪件事更能让对方高兴呢?
6、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也是讲送礼:A送人一百块。B送人一幅可能投资不到一百块的自画像(对方)。
哪件更能让对方满意并记住呢?
7、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假设如下两种情况:A你想得到1000元。B你更想上大酒店潇洒一回,但因为不愿花费,所以也就从来不去(花费1000元)。
而公司要给你奖励:A公司给你1000元了事儿。B组织大家大酒店潇洒一回。
从公司的角度看,怎样能更大程度的让员工得到更大的满足呢,哪种满足更持续呢?
8、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举的例子是公司的工资分配,公开好还是不好。书中求证的结果是不公开比公开要好。证据是:人们都比较自信,不公开的话,大家都认为自己做的努力多,得到的工资和奖金相比之下肯定不低。而如果赤裸裸的公布,可能对比之下,就会打击到部分人的积极性。

如何让团队更开心

这篇其实是《别做正常的傻瓜》第九章的读书笔记与感想。题目是:你想让朋友和员工更开心么——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道”的东西,我很怕自己理解成“术”,希望大家也不要误解如下九条。

原文在 http://iamsujie.com/5000/5007/,欢迎大家来讨论相关话题,:)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送礼的时候后,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中选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选一个比较便宜的礼物收到的效果更好。比如送一条400块的围巾效果好于送一件500块的衣服,我们应该尽量找一些高级的小玩意。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最好的礼物应该是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的东西。比如有纪念意义的奖杯,刻上他的名字,千万不要是几瓶酒这种,能喝掉、能送掉。

需要的不如想要的:你应该把人们想买却舍不得买或者想买却不好意思买的东西送给别人做礼物或作为奖励。比如5星级酒店1000块一顿的高档餐券,更多的是心理满足感。

有选择不如无选择:奖励或送礼的时候最好不要让接受奖励或礼物的人自己选择。不然的话他会有“我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的感觉,患得患失很不爽”,经典反例就是:奖励海南游或现金2000元。

小奖不如没奖:人们做事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内在动力,而一旦与奖励挂钩,就变成了一个经济交易,做事的人会开始衡量投入产出的物质性价比,所以给小奖反而不如不给奖。惩罚也是如此,小的惩罚反而不如没有惩罚。

晚说不如早说:在期待的过程中,让员工的快乐最大化,从而增强激励的效果;让朋友在期待的过程中提前享受到礼物所带来的欢愉。如比尽早宣布奖励大家去海南玩,如果可能的话,在项目开始前就给出承诺。

一次送不如两次送:如果你打算给别人两件礼物的话,那么最好分两次给。因为快乐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同样的道理,很经典的结论:好消息要分开说;坏消息要一起说;大好小坏一起说;小好大坏分开说。)

公开不如不公开:工资体系最好还是不公开的好,以避免员工互相比较而心理不平衡,也就不必用涨工资的方式来进行协调了,因此避免了整体工资水平的提高。有个问题我好奇很久了,但是也不好问,对于能够知道别人工资的职位,是否是通过高工资来避免他们心理不平衡的呢?还有什么其他好办法么?

涨工资不如发奖金:涨工资不如发奖金给员工带来的快乐大;同时,发奖金有比较大的回旋余地。对于这类物质激励,一般效用期比较短,发奖金是一次性的,涨工资是长期的,涨了就不好降回去,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最后记住,奖励或送礼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给对方最大的效用,而是要让对方开心,并且感激和记住你。

有时候做一些项目,有一些经费,怎么花真有很大的学问,最后再强调一次吧,这篇说的是“道”,千万不要当成是“术”背下来了……

作为做产品的你,请再看一遍上述的几条,呵呵,并且请把本文标题想成“如何让用户更开心”,独立思考,批判吸收。

读书笔记

《别做正常的傻瓜》读书笔记

贯穿全书的解决方法:换位法 –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自己处在相反的或者其他的情形时会如何决策

一、心理账户
1.误区
a) 将不同时间的收入或不同方式的收入分置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b) 对待不同来源的收入有不同的消费倾向和风险偏好
辛苦赚来的钱、靠运气赢来的钱、意外获得的钱
c) 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2.案例
a) 抛售股票时的账面亏损与实际亏损
b) 欣赏音乐会的娱乐账户与通信账户
c) 日收入计划与不同的工作效率
延伸道理:人的工作状态是有周期的,兴致好工作效率高时应该多干一点,兴致不好效率低时少干一点,而不必局限于计划的日工作量
d) 政府的税金(减少税收与税金返还)对刺激消费的作用
e) 对赌博或者馈赠得来的钱往往敢于冒风险,消费起来大手大脚;对工作赚得的钱往往患得患失,不舍得花
f) 孝敬父母:给大钱那么父母会存起来不舍得花,给小钱那么父母会把它们投入日常的饮食起居开销中
g) 刺激消费:企业发奖金时以若干次小金额的形式发放
二、交易偏见
1.误区
a) 合算交易偏见(交易效用理论)
做决策时不应该受到参考价的影响,惟一需要关注的是物品带来的真实效益和你为此所付出的成本
b) 比例偏见
只有权衡绝对收益和绝对成本,才能得到理想的决策依据。不能仅仅关注相对收益或者相对成本
2.案例
a) 贪图小便宜(商场折扣优惠)而购买了不需要、不适合的东西
b) 法兰克福和上海不同的物价影响了是否购买某必需药品
c) 同样的啤酒在普通店铺与高级酒店里的不同心理价位、消费感受
d) 降价促销刚结束、降价促销结束了很久对人们的购买影响
e) 买房时节省的1%远远大于平时累积的各种优惠折扣
由于比例小而忽视了实际更大的金额,因为折扣比例大而将自己局限在了那些微不足道的小钱上,实际上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三、沉没成本
1.误区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
2.理智
一个完全理性的决策者仅仅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不需要也不应该考虑已经付出的成本
相关书籍《别动了我的奶酪》
3.原因
a) 不愿意认输,不愿意承认自己犯错误
b) 人们会把同样的东西根据不同的结果打上不同的标签(投资、浪费),人们潜意识避开不好的标签(浪费)
4.案例
a) 已经付出了音乐会门票,恰巧当天天气非常恶劣难以出行
b) 高价买的领带其实不适合自己,是否要戴它呢
c) 已经投资了500万的项目效益预期不好,是否要追加投资呢
d) 给不喜欢钢琴的女儿买了钢琴,是否要请钢琴家教呢
e) 股市大跌,是尽早割肉还是继续被套呢
f) 等地铁都等了半个小时了,是否还要继续等呢
5.特意设置沉没成本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a) 预先缴纳健身费用(按月或按季交),能强迫自己多去健身
b) 女孩多让男朋友给自己买东西或请吃饭,男孩会觉得已经在这个女孩身上投入这么多“成本”,就更加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女朋友了
四、过于自信
1.误区
a) 高估了自己的知识、能力或者行动力
没有经验的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究竟知道多少,往往会高估自己
b) 证实偏见
为自己的观点找理由,或者只关注和自己的观点一致的证据,而不关注也不收集和自己的观点相抵触的证据
2.案例
a) 做测试题时对自己的正确率进行估计,最后比较得分与自己估计的正确率
b) 水满无声,半桶水哐当响
c) 规划误区:规划一个大的项目,往往实际完成的时间比估计时间超出很多
d) 过于频繁交易:过于自信的人往往经常买入卖出,反而错过更多的收益
e) 打无准备之仗
3.利用
a) 营销活动:购买物品过了一段时期后可以通过“办手续”返还现金
b) 自信的人可以利用这种乐观的情绪激励和鼓舞别人
c) 过于自信往往会产生“自我实现预言”
五、适应性偏见
1.观点
a) 人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高估了某些事情在一段时间后对自己的影响
b) 人们对物质性的东西适应性特别强,对精神性的东西更不容易适应
c) 难以适应的东西:极端、变化、人际比较
2.案例
a) 中了大奖,过了若干年,幸福感并不高于常人
b) 遭遇车祸,过了若干年,幸福感并不低于常人
c) 结婚五年后的夫妻感情
d) 怕见血的人大学读临床医学专业
e) 失恋的人过了几个月后不再痛苦
f) 手指不能忍耐冰水
g) 自己别克汽车,别人奔驰宝马,自己难以适应
h) 时段时续的噪音,坏脾气等让人难以适应
六、风险决策
1.期望值理论:价值 × 概率
2.期望效用理论:考虑边际效应,价值越高则单位效应递减
3.前景理论:
a) 在得到的时候,普通人与理性人一样都是风险规避的
b) 在失去的时候,理性人是风险规避的,普通人却是风险喜好的
c) 语义不同,普通人会产生得与失的不同理解
4.普通人都是风险规避的:在失去一件东西时,其痛苦程度比得到同样一件东西的高兴程度更大
a) 赋予效应:对于同样一件东西,得到时觉得不怎么值钱,而一旦拥有后再要放弃时就会感到这样东西的重要性
b) 安于现状,怕因为改变而带来损失
c) 语义效应:同一件事,用“得”来描述更容易让人接受,反之更难接受
5.忽略未得收益
人们更加关注直接损失 – 普通意义上的成本;而对于没有到手的获得 – 机会成本和未得收益,敏感度更低一些
a) 盗版软件
人们不会购买赃物,却会购买盗版软件。因为人们认为赃物是别人的直接损失,而盗版软件是别人的未得收益,所以人们更心安理得。
七、定位效应
1.先入为主:如果要在谈判中争取到报价的有利位置,应该争取先开价、而且开价越极端越好、在开价前先提醒对方所开的价格是荒唐的
2.有问题咨询别人的意见,最好自己先独立思考,免得别人提出的意见影响你做决策
八、直接推断
1.普通人经常受到事情看上去像什么类型因素的影响,却忽视了客观规律(概率规律)
如果有某个孩子很顽皮,那么认为他是一个经常迟到的中学生,和认为他是一个中学生。普通人觉得前者可能性更大,但从客观概率来说后者可能性更大
2.普通人会高估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的发生频率
非典致死和吸烟致死,人们对前者印象深刻也更害怕,但后者死亡人数更多
九、联合评估与单独评估
1.结论
a) 如果我比竞争对手强,应该争取被联合评估
b) 如果我比竞争对手弱,应该避免被联合评估
c) 如果我和竞争对手都强,应该避免被联合评估
d) 如果我和竞争对手都弱,应该争取被联合评估
e) 如果在难评价特征上我强于对手,但在易评价特征上不如对手,应该争取被联合评估
f) 如果在难评价特征上我不如对手,但在易评价特征上强于对手,应该避免被联合评估
2.案例:相亲、商品促销
十、马后炮和事后诸葛亮
不仅要注重结果,更多要关注过程,以及是否做这件事情的决策
十一、幸福准则

1.    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2.    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3.    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4.    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5.    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6.    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7.    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8.    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9.    小奖不如不奖
10.    小罚不如不罚
11.    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12.    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十二、赠送、奖励准则

1.    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送便宜的皮大衣,不如送高档的围巾
2.    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送钱或者送好吃的,不如送漂亮的画像
3.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发奖金,不如发一张高档法国餐厅就餐券
4.    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瓜瓜 读书笔记

在豆瓣游荡的时候看到评论很棒,正好那个月在当当办银卡会员凑钱数,就买了回来。不错,作者把和问题讲的生动有趣,理论表达的很清楚,章节设置也很合理,读起来轻松开心。尤其是前几章,每每感慨我就是那个正常的傻瓜
像作者这样研究行为经济学、心理学、幸福学…会不会很开心啊?
第一章 心理账户对行为的影响——10元等于两个5元吗
心理账户(mental accounting),即人么把实际上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却划分到了不同的账户中。不正常人(开玩笑)就应当避免认为地设置心理账户,把不同用途或不同来源的钱分割开来。辛苦挣来的钱和靠运气意外获得的钱,一大笔钱和一小笔钱都是等价的,应一视同仁。
股票的买卖由股票的潜力、是否有其他备选投资方案、当前时候需要现金决定,而不是够买时的价格与现价的差异。
采取换位法,换个角度看问题,看自己的决策是否具有一致性。
第二章 交易偏见——你买过没用的东西吗
正常人在交易中会受到无关参考值的影响,过多的考虑参考价格和商品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不正常人应该不受表面合算交易或无关参考价的迷惑,只考虑商品带来的真正效用和要为此付出的成本是否合理。不正常人应更加关注优惠的绝对值而不是优惠的比例,不可仅仅关注相对收益而忽视了更重要的绝对收益,不贪便宜买不需要的东西,不因为价格高不买自己确实需要的东西。
第三章 沉没成本误区——坚持到底一定是胜利吗
沉没成本误区(sunk cost fallacy):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已经发生且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过去的失败几经无法挽回,在前景堪忧时就应该实时收手。正常人往往会因为不愿意承认错误,以及把同样的投资根据结果打上不同的标签,而陷入沉没成本误区。不正常就应该仅仅考虑某件事情本身的成本和收益,不需要也不应该考虑已经付出的成本。
第四章 过于自信——你有自知之明吗
要做出好的决策不及不要有关于市静安以及事件之间的联系的各种知识,还需要“知识的知识”——也就是需要知道我们的知识都有那些局限性,哪些知识是准确的,哪些是需要质疑的。
过于自信好处:1、使人乐观开心;2、往往产生“自我实现预言”;3、看问题全面,常能抓住大方向。过于自信坏处:1、规划的误区;2、过于频繁交易;3、打无准备之仗。
为避免过于自信,首先要减少证实偏见对我们的影响,记得做证伪试验。
第五章 适应偏见——你会习以为常吗
人的适应性很强,不论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段时间以后幸福感都会趋于正常值。正常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适应性,花很多精力和金钱去追求那些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长久快乐的东西,如过高的物质,可是结果却未必如想象的那么快乐。不正常人应该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之后,更加关注精神以及心灵相关的东西,把钱用在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大快乐的地方。
三类难适应的东西:1、极端的东西;2、人际比较;3、变化的东西。
或许因为人际比较的关系,很难感到物资已经满足了。另,对权力和影响力的最求是不是也是渴望被认同的被认同,渴望在人际比较中取得优势的表现.
第六章 风险决策——存银行还是买股票
期望值理论 EV=XP+X’P’+… 无风险偏好
期望效用理论 EU=U(X)P+U(X’)P’+… 有风险偏好
效用,指消费者从对某一商品组合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感的主管衡量,其衡量单位任意。所谓边际效用,指人在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物品时多得到的效用。边界效用递减规律就是指随着消费的增加,消费者从每个单位产品消费中得到满足程度是不断减少的。一个理性的决策者应该是风险规避的,因为钱越多,增加一元钱可以带来的满足越少。
第七章 损失规避——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对你影响更大
前景理论 正常人风险决策理论
1、在得到的时候,正常的傻瓜和理性决策者一样,都是风险规避的。
2、在失去的时候,理性的决策者是风险规避的,而正常的傻瓜却是风险喜好的。
3、理性的决策者对得失的判断不受参照点的影响,而正常的傻瓜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4、正常的傻瓜通常是损失规避(loss aversion)的,即|U(-x)|>|U(x)|。
用换位法从两个角度看问题,避免损失规避心理带来的“赋予效应”、“安于现状”、“语义效应”。
得到和失去不是绝对的,而是根据参照点决定的。
正常人在失去一件东西时,其痛苦程度要比得到同样一件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大。
把一件事情描述成“得”或“失”,可以有效的改变人们的选择。
投资中有两打欠理性的心里账户问题,一个是在较短时间内评价一个账户盈亏;另一个是把账面的损失和出售价格下跌的股票变现后的损失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第八章 忽视未得收益——损失100元和得到100元,哪个让你更心痛
忽视未得收益(insensitivity of foregone gain)也是损失规避效应引起的一种现象,可以得到的却没有得到的东西就是你的损失,未得收益和直接损失一样,都应得到关注。
这章是偶最不认同的,不过也说不上哪出了问题,就是觉得不太对劲…
第九章 定位调整偏见——谈判中应该让对方先开价吗
正常人往往会受到定位效应(anchoring effect)的影响,即先入为主,并且不能做出充分的调整。不要克服定位效应,首先要克服过于自信,去怀疑自己的第一判断,接受新的信息修正自己的判断。在询问别人的意见前要先形成自己的观点,但不要过多阐述,以免锚定对方。
如果要砸谈判中争取到报价的有利位置,应遵循:1、争取先开价;2、开价越极端越好;3、在开价钱先提醒对方多开之价是荒唐的。
貌似上段只适用于买方对所售物品不甚了解,不然是偶肯定觉得卖方没诚意。
第十章 违背概率规律——你的孩子会长多高
忽视先验概率。正常人在做决策的时候,通常看到某个信息很具有代表性就主观的认为这个信息正确的可能性很大。在判断事物的时候,出来关注描述细节以外,还要注意集合的规律。
正常的傻瓜往往误解了概率的规律,以为好运气和坏运气是交替产生的。
在对事物做预测的时候,正常的傻瓜往往忽视中值回归而对事物的发展抱有比起实际的期望。
正常的傻瓜对越明显、越突出、越容易搜寻、越容易想象的东西印象越深刻,所以就以为他们占的比例比较大。
第十一章 联合评估与单独评估——多一定比少好吗
正常人在单独评估时,往往会被那些易评价但不是特别重要的特征所影响,更理性些,你应当尽可能地寻找可比较的参照物,将难评价的因素变得易评价些。
1、 我强敌弱,争取联合评估;
2、 敌强我弱,争取单独评估;
3、 敌强我强,争取单独评估;
4、 敌弱我弱,争取联合评估;
5、 在难评价的特征上我强于敌,争取联合评估;
6、 在易评价的特征上我强于敌,争取单独评估。
第十二章 结果偏见——抓住老鼠的一定是好猫吗
正常的傻瓜有后视偏见,在事后以为自己可以事先就可以预测事情的结果,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不正常可以事先把自己对事情的预测和理由写下来,用这个办减少自己的后视偏见,帮助自己了解哪些方面自己预测比较准确,哪些方面预测经常偏离事实。
只以成败论英雄的结果偏见在许多企业中存在,事实上,优秀企业一般企业的却别也许就在于他是不是有监督过程的机制,优秀领导与一般领导的区别也就在于他是不是有能力并且有耐心来看过程。
第十三章 财富与幸福——钱越多越幸福吗
第十四章 选择与幸福——选择越多越幸福吗
这两章都是讲如何用有限的资源变的更幸福,一共十六个准则摘录如下:
1、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2、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3、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4、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5、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6、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7、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8、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9、小奖不如不奖
10、小罚不如不罚
11、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12、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13、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14、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15、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16、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期待的心情也是礼物的一部分,同理,预习痛苦也是一样的。
除非能给予相匹配的奖励,否则不要让小的外在激励抹杀了内在的动力,不让小“意思”抹杀了大意义。
送礼最好送“四不掉”的东西,即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扔不掉。
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自己买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所以送他他想要的而不是需要的。
送礼的目的不是使收礼人得到最大效用,而是为了使自己在收礼人心目的地位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用最大并不代表心理学意义上高兴程度最大。

读书笔记

《别做正常的傻瓜》
人们根据一次性获得收入的多少不同而把收入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从而导致了——
大钱小花,小钱大花。
理性的说,我们在决定是否购买一样东西时,衡量的是该物品给我们带来的效用和价格哪个更大,即性价比。
————————————-交易效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消费决策都受到一些无关的参考值的影响。参考价格和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是“交易效用”的源泉。
这也解释了当初购买的也许并非是物品本身,而是这个折扣,也就是“贪便宜心理”的操纵。
以及促销对消费的促进作用。
一个好的投资者是一个没有记忆的投资者。如果你想在做投资决策时更加理性,就应该把沉没成本抛到脑后。而只考虑决策对投资
【适应性】
人对物质性的东西适应性特别强,而这一点也往往被忽视。人们常常以为,改善了物质条件会带来永久的快乐,其实却不然,人们很容易对物质性的东西产生适应性。
三类难以适应的东西
极端的东西。太极端的东西非但不能适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越来越不能忍受。
人际比较
变化。例如,同样的噪音,对于那种恒定的噪音,我们是容易适应的,最怕的是忽有忽无,忽高忽低的噪音。
人有很强的适应性。花很多精力和时间去追求那些以为可以给自己带来长久快乐的东西,结果却未必能如想象中那么快乐。
而精神的东西却不太容易感到厌倦。所以建议,在决策的时候,要注意到人本身固有的适应性,不要把注意力仅仅放在那些物质的东西上。相反,在满足了一定的物质需要后,你应该更加关注精神以及心灵相关的东西,把钱用在能给你带来最大快乐地地方。
【损失规避】
失去一件东西的痛苦程度比得到同样一样东西所经历的高兴程度更大。
正常人对失更敏感的特点,强调失去一样东西所带来的成本和损失达到的效果,要比仅强调其正面的好处更有效。
——————————————–安于现状—————————————————–
正常的傻瓜因为改变现状时的损失规避,所以往往会满足于现状。
——————————————–语义效应—————————————————–
怎么说话要比说什么话更重要。
例如:一个年轻的牧师问主教:“主教,请你告诉我,祷告时可不可以抽烟?”主教严肃的摇了摇头:“祷告是如此重要而严肃的事情,当然不可以抽烟。”过了几天,这个年轻的牧师又问主教说:“主教,请你告诉我,吸烟时可以不可以祷告。”没想到主角的回答却是:“当然可以,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祷告。”
面对人脑对于语义辨别的失灵,商家在和顾客打交道时也在不自觉地加以利用。
比如一个700元的打印机,商家可以告诉你,打印机价格是700元,如果你需要送货上门,你还要再支付50元。人们通常会觉得没有必要承担这50元送货费用,所以宁愿自己搬回家。如果这个商家很聪明,他会跟你说这个打印机的价格是750,而且他们愿意免费送货上门,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搬回家,他们可以退给你50元。
这个时候人们就不会觉得有任何损失,高高兴兴地付750元让商家送货上门了。
—————————————-直接损失和未得利益—————————————-
正常的傻瓜往往注意到了一般意义上的损失,却对未得收益不够敏感。
身边不少的朋友会把空闲的房子出租,一旦房客不按时交房钱,房东都会很生气。但是如果房子有一两个月空闲没有租出去,他们却不那么着急。
餐饮业是利润率很高的行业,作为餐馆饭店的经营者,首先应该明确地认识到,顾客吃完后占着位子不走给饭店带来的未得利益损失和不付饭钱造成的直接损失都是饭店的损失。
有的自助餐厅对顾客进行限时服务,但是这种方法并不理想。如果餐厅提出限时2小时,那么很多顾客都会想一定要吃足2小时才没有吃亏,这样,反而吃的时间更长了。
其实有很多婉转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提出在几点前结束用餐的客人可以得到返券。
【定位调整偏见————谈判中应该让对方先开价吗?】
例如:
5秒内估算123456789=? 答案【40320】
高中生估算的平均数为512,和正确答案相差了近10倍!
如果是:
987654321=?
同年纪另一些高中生平均值为2250,明显更接近答案。
心理学家发现这是“定位效果”导致的结果。通俗说就是“第一印象”。
正常的傻瓜往往受定位效应的影响,并且不能做出充分的调整。
——————————————-如何利用定位效果—————————————-
大文豪大仲马有一次看中了一件古董,但是卖主开价很高,他希望能够以比卖主开价低得多的价格买下这件古董。于是他让自己的两个朋友先后到店里去,装作想买下古董的样子。先去的第一个朋友给这个古董开出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低价,卖主说:“你疯了,我根本不可能卖给你。”接着第二个朋友又去那家店,开出了一个虽然比前者高但仍然很低的价格,卖主当然又说:“太低了,我不能卖给你。”这时候,真正的买家大仲马出现了,他只在第二个朋友开价的基础上稍微加一点儿价,就如愿地以他期望的价格买下了这件心仪已久的古董。
在商家竞争中,“先入为主”已成为一个重要策略。顾客容易形成品牌忠诚,有的时候并不是比较出来的结果,而是第一次使用了某种品牌的商品后就根本不会去试用其他品牌。这也是安于现状的表现。
所以商家非常注意发掘和稳定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在很多时候甚至“从娃娃抓起”。像麦当劳这样的连锁店不惜财力物力,千方百计通过发行一款又一款玩具来吸引小顾客,培养他们的品牌忠诚度。
定位效果在谈判中也能大显身手。如果要在谈判中争取到报价的有利位置,应该遵循:
争取先开价
开价越极端越好
在开价前先提醒对方所开之价是荒唐的。
定位效果给我们的启示:
如果你有问题想询问别人的意见,最好之前先进行独立的思考,以免别人提出的意见成为一个定位的锚而影响你的决策。同事,如果你希望从别人那里得到对方真实的看法和主意,最好征询前不要过多阐述你对事情的看法和主意。
【违背概率规律————————你的孩子会长多高】
正常的傻瓜在做决策的时候,总是一看到某个信息很具有代表性就主观地认为这个信息正确的可能性很大
正确的傻瓜往往误解了概率规律,以为好运气和坏运气是交替产生的。
——————————————-忽视中值回归————————————————
例如:

一家连锁店共5家分店,所有分店的大小和销售产品都是一样的。假设现在是12月。今年的销售情况如下:

分店 今年 明年

1 10
2 9
3 11
4 8 ?

5 12 ?

预测认为明年5家店的销售总额与今年相同。现在请预测明年第四家和第五家的销售额。
有人觉得第四家店业绩比较差,第五家比较好,那么明年的情况也许会和今年相同。所以分别预测为8和12.。这样预测对吗?第四家店今年销售额特别不好,但是明年却会向平均值有所回归,不会再那么差;同样第五家店也不会那么好了。所以第四家店明年销售额预测应该是8——10之间的一个数;第五家店可能是12——10之间的数字。
中值回归告诉我们,极端的东西都会往中间回归,那么这样一来,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向平均靠拢了吗?拿身高的例子,如果高的父亲省的儿子往中间回归,矮的父亲生的儿子也往中间回归,那么会不会几十年后人都一样高呢。这是不会的,因为除了中值回归还有中值发散,就是那些本来身高就在平均值附近的父亲,他们生的儿子身高会向两边发散。
正常的傻瓜往往因为忽视中值回归而对事物的发展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
——————————————-无视客观概率———————————————-
正常的傻瓜对越明显,越突出,越容易搜寻,越容易想象的东西印象越深刻,所以就以为她们占的比例比较大。
在单独评估时,正常的傻瓜往往会受到极端个别案例的影响,而忽视基于大样本的更科学可靠的统计数据。
不做正常的傻瓜,你就不能忽视统计数据,应该尽可能地寻找可比较的参考信息,降低重要因素的评估难度,从而使你的决策更理性。
—————————————联合评估和单独评估——————————————
有的东西买的时候是做联合评估,但回家用起来却是单独评估。如钢琴。在购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太注重购买时的联合评估的结果。
如果要推销产品的话,应考虑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强弱关系。
具体情况如下:
1、在敌强我弱或者敌强我强时,应尽量创造单独评估的环境。
2、而如果是敌弱我强或者敌弱我弱时,应尽量创造联合评估的环境。
3、如果在难评价特征上,我强于对手,但在易评价特征上不如对手,应创造联合评估。
4、如果在难评价特征上,我弱于对手,而在易评价特征上强与对手,应创造单独评估。
【结果偏见———————–抓住老鼠的一定是好猫吗?】
以成败论英雄一直被认为是常理,但许多常理并不是真理,大多数企业这么做也未必是对的。
对美国市场多年的数据研究后发现,大致61%的企业在创立5年内退出市场;有79%的企业在创立10年后退出市场,以失败告终。
失败企业的数量远远大于成功企业的数量。因此,如果你的企业只是想和大多数企业一样,那么你的企业必将和大多数企业一样以失败告终。常理不一定是最好的,大多数的作为也不一定是正确的。
卓越的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在于是不是有记录并监督过程的机制,而卓越的企业管理者与一般管理者的区别就在于他有没有能力看懂过程。
——————————————–后视偏见————————————————-
正常的傻瓜在事后,以为自己事前就可以预测到事情的结果,而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有后视偏见的人总在事情发生后,觉得自己当时的预测就是对的,因此他们难以从经验中学习。
一个好的领导应该利用机制去监督和控制过程,并且要有能够看得懂过程的能力和耐性。
【财富与幸福——————钱越多越幸福吗?】
人们总认为,如果自己比现在更富一点,一定可以更加幸福。近50年来,美国人均GDP增加了近3倍,可现在美国人的幸福度并没有比50年前的美国人幸福3倍。
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而幸福学研究的主题是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极大化人们的幸福。
幸福准则一: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幸福准则二: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幸福准则三: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幸福准则四: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幸福准则五: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幸福准则六: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幸福准则七: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幸福准则八: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选择与幸福——————选择越多越幸福吗?】
幸福准则九:小奖不如不奖
要激励他人积极做事,除非给予和这件事相匹配的外在激励,否则小的外在激励抹杀了内在动力,还不如没有效果好,因为小“意思”最后挤走了大意义。
幸福准则十:小惩罚不如不罚
心理学家格尼兹和鲁斯蒂奇曾经在几家幼儿园做了个实验。
这些幼儿园通常下午4点下班,因此老师们总希望家长4点前接走孩子,但每次总有那么几个家长姗姗来迟。心理学家让其中的几家幼儿园发布一条规定,对于超过4点才来的家长,每晚到十分钟罚款2.5美元。
结果晚来的家长有赠无减。而没有发布公告的幼儿园未发生什么变化。原来那些家长觉得这真是件划算的事情,花上15美元就能让幼儿园多找看孩子1小时。
几周后,在实验者的要求下,那些发布罚款规定的幼儿园撤销了原来的规定。但是这些幼儿园中晚来的家长没有减少反而更多了。
家长们晚来的理由是,以前还要花15美元,现在分文不花就能为我照看,不是更好么。
因此,我们建议你,不论是奖励也好,惩罚也罢,不管是激励员工还是教育孩子,都请记住:人们做事往往是出于自己的内在动力,而一旦与奖励挂钩,就变成一个经济交易。
幸福准则十一: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有两个原因:
给接受礼物的人,选择会让他们觉得放弃哪个都不舒服,最后拿到哪个礼物都觉得不完美;
接受礼物的人往往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选择,而经济效用大并不一定会让他们开心。
幸福准则十二: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幸福准则十三:大中之小不如小中只打
幸福准则十四: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幸福准则十五: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将这一理论用的最生动的案例莫过于全美橄榄球联合会了。
曾经有好几年这场全明星球赛都无法吸引到所有的超级球星来参加。提高奖金和出场费对这些七位数收入的球员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刺激。主办方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他们把比赛场地转移到了夏威夷,每个参赛球员有两张免费的一等舱机票,可以带上女伴,并且两人在夏威夷的食宿也免费提供。
所以,应该把人们想买却不舍得买或者不好意思买的东西送给他们做礼物和做奖励。
幸福准则十六: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有些公司对员工的工资和奖金公开。从管理透明,避免作弊来讲,这可能是好的。但从员工的开心来讲,则不然。对于员工而言,公开还不如不公开好。

1.财富的多少和幸福的程度并不成正比。
e.g.一个有一堆积木的孩子,玩了一会儿以后就觉得没意思了,有两个方法让他重新开心起来,第一种是给他更多的积木;第二是教他用现有的积木搭出更多的造型。
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如何增加人们的财富;而幸福学研究的主题是在财富一定的情况下如何极大化人们的幸福感。
2.幸福准则
一:好事一起享受不如分开享受
分两次听到两个好消息等于经历了两种快乐,这两次快乐的总和要比一次性享受两个好消息带来的欢乐更大。
双喜临门固然令人非常高兴,可是天天有喜也许能够带来更多的欢笑(太多了也不好会习惯?)
到底分几次最合适要取决于对方的心理期望。
二:坏事分开忍受不如一起忍受
根据前景理论,把几个“失”结合起来,它们所引起的边际效用递减会使各个坏消息加总起来的总效用最小。
人们常常讨厌雪上加霜、火上浇油的做法,可是在【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快刀斩乱麻来得更加爽快一些。
把两个坏消息分两天告诉对方,会让对方两天都不快乐。
三:大好事小坏事分开经历不如一起经历
小小的坏消息带来的不大的痛苦会被大大的好消息带来的大快乐所冲淡,负面效应也就少了。(但是也别被一时的幸福冲昏头脑!)
四:大坏事小好事一起经历不如分开经历
好消息带来的快乐才不至于被坏消息带来的痛苦所淹没,人们还是可以享受好消息带来的快乐。
五:好事晚说不如早说
快乐来源于对快乐的期待,期待也是一种快乐。
所以如果要给员工奖励的话,晚说不如早说更能极大化他们的快乐(也不能过早),当然也就更能达到激励的效果。
应该让接受奖励或者礼物的人在期待奖励或礼物的过程中得到持久的心理满足,在他一遍又一边地想象收到奖励或礼物时的欢愉,你在他心中的作用也一遍又一遍地加强。
六:坏事早说不如晚说
对坏事情等待的过程是最折磨人的。
如果我们知道有件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并且大家都预计这件事情肯定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在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由于人们的猜测和恐慌,这件事请对股市的影响要比事情真的发生还要厉害。
七:静止的好事不如变动的好事
对公司而言给奖金要比加工资好,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尽管大家会选择加工资,但在总数相同的情况下,给奖金却会使人更开心。
人有很强的适应性,并不能为物质方面的东西快乐多久。而间歇性地,特别是不定期地发奖金给人的快乐一直在发生,这种变动的快乐是不容易适应的,因此和涨工资比起来,发奖金带来的快乐更频繁,更持久,更能够提高人们的幸福程度。
第二,发奖金给公司带来较大的回旋余地。
经济难免会有不景气的时候。降工资是一种直接损失,而没有得到奖金则是一种未得收益损失,人们往往对直接损失较之未得收益损失更敏感。
当然,前提是最好该行业的企业都有这样一种默契或者说共谋,大家都选择发奖金作为激励的手段。那些采取涨工资的企业的工资水平势必高于那些发奖金而不涨工资的企业,这样人才流动,那么发奖金的企业也不得不涨工资,最后就无法尝到发奖金所带来的甜头。
所以好的事情要以变动的形式呈现,这样才不至于让人习以为常。
八:变动的坏事不如静止的坏事
房子变小一点,虽说一开始会觉得比较拥挤,但两口之家住90平米的房子还是可以适应的,但是搬到很远的地方就不一样了,每天路上多花两个小时,这种痛苦是很难适应的。
宁愿要一个一直有恒定噪音的空调,也难以忍受一个声音时响时轻的空调,这是一样的道理。
九:小奖不如不奖
因为一件事一旦掺杂经济利益就很难回到原先做这件事的初衷了。
要激励他人积极地做事,除非给予和这件事情相匹配的外在激励,否则小的外在激励抹杀了内在动力,还不如没有,效果更好,因为小“意思”最后挤走了大意义。
十:小罚不如不罚
没有约束力
十一:好事有选择不如无选择
当你知道两件事情对方都喜欢的时候,就不要给对方选择,免得导致他患得患失。
不要在送礼的时候把患得患失也送给别人。
十二:坏事没选择不如有选择
如果给对方自己选择,从两件同样是不好的事情中选择一个,这回让他的感觉好一点,觉得到底是自己做出的选择。(设计两个类似的培训达到给员工周末来培训同样的内容)
十三:大中之小不如小中之大
事实上,轻礼有时会比重礼更显得大方慷慨,情谊深厚,而人们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送礼物的时候,一个礼物到底值多少钱虽然重要,但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重要,你更要关注的,是这个礼物在它所属的类别里面是不是昂贵。
在一个不太昂贵的礼物类别中选择一个比较贵的礼物,要比在一个比较昂贵的礼物类别里选一个比较便宜的礼物收到的效果更好。
十四:有用的不如无用的
送礼最好是送“四不掉”的东西,即吃不掉、用不掉、送不掉也扔不掉的东西。这样的礼物最适合表达你的心意,也最容易让收礼的人产生愉悦之情,从而对你感激备至并久久难以忘怀。
什么东西才是四不掉呢?往往是能够体现个性的礼物。如肖像画,而且最好比本人好看一点,是对象想象中自己的样子。
送礼的时候,有用的东西往往不如无用的东西。从接受礼物的人的角度来看,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能让他们高兴的东西;而从赠送礼物的人的角度上来讲,送礼的目的【不是】要给接受礼物的人带来多大实用价值,【而是】要让他们感激你,记得你。
十五:说要的不如想要的
人们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限制自己去购买一样自己很喜欢的东西,有时是经济上的限制,有时是社会习惯的限制(比如成人不该经常买儿童漫画),有时是家人和朋友的约束(比如有些女孩子不喜欢男朋友在节假日买球票看球)。
“说要的不如想要的”说的就是要『送别人很想买却没有理由买的东西,或者不好意思买的东西』。有时这些礼物的价值虽不大,但其效果却是极佳的(如送老妈少女系)。
收礼人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或是以自己通常的状态来考虑选择什么礼物或是奖励的,但当他们享受礼物的时候,情况并不是这样简单。经济学的效用并不等于心理的满足感。
两个概念:第一,你要弄清你给别人送礼的目的是什么。【不是】真正让收礼人得到最大的效用,【而】应该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在收礼人的心目中提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对方越高兴越好,越能记住自己越好,越能受到激励越好。第二,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用大并不代表心理学意义上的高兴程度大,收礼人对你的礼物或者奖励是否满意对你们之间的关系影响更大。
十六:公开的不如不公开的
不公开的好处:一方面,人往往是过于自信的,他们一般会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这种过于自信会让他们产生一种满意感,因而对公司来说,也能起到安抚、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不公开也就没有比较,也就无从知道分配是不是公平。
公开的坏处:拿钱少的肯定非常不开心。说不定大家都要求涨工资,大家仍旧觉得自己拿的钱应该比别人多,所以还是不开心。
3.小结:
公司的奖励机制是为了让员工有更高的忠诚度和工作热情,朋友之间送礼是为了加强彼此的感情,情人送礼是为了让对方更爱自己。
送礼的时候请【不】要以经济效用最大为标准做出你的判断。奖励或送礼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给对方最大的效用,而是要让对方开心,并且感谢和记住你。
其实对人最大的奖励莫过于精神上的。精神礼物

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我们认为的客观不一定是真的客观

在图书馆心理类书架上无意看到这本书,因为看到是湛庐文化出的书,所以毫不犹豫就拿起来读了。

这本书给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一个超脱于我们生活中所谓理性中超理性世界。

我们以为我们是理性的,事实上却经常是非理性的。我们的大脑有各种思维模式让确保我们更好更快更有效率的获取的知识和做决策,可这些模式又不是适用于所有场景,在某些场景下这些模式恰恰掩盖了真相,给了我们一个看似合理的幻象。

一、我们习惯从随机数据中找出规律

当一个篮球运动员连续投中了两个球,或者连续两个没投中,我们就认为这是一种所谓的“热手效应”(如果前一个球投中,后一球投中的几率越大),但是通过通过一个球星几个赛季的科学计算表明,第一个球投中对于第二球投中的几率没有任何影响。人类本性厌恶随机性,所以总希望从随机中看出所谓的额规律,当我们得出这种规律的时候,我们总会找到各种各样的证据去证明。可是当我们一旦确定了规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注意到支持规律的证据,而那些可能推翻规律的证据却常常被忽略。

二、对不完整不典型的数据的误解

比尔盖茨、乔布斯等名人大学没读完就成功的创办了世界领先的科技公司,于是我们就得出结论,读书无用,看这些人没有读书都成功了。可是这样的比较是不完整的,比尔盖茨、乔布斯的生命只有一次,他们的选择也只有一次,除非有平行宇宙,一样的世界,完全相同的两个人作不同的选择,结果才具有可比性。如果真有这样的比较,说不定另外一个大学的他们更成功呢?生活中充斥着太多这样不完整的数据,很多选择都只有一次,可是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这样的选择是更好的或者是更坏的。

三、先入之见、对数据的偏颇认识

当我们相信一个言论之后,我们总是会把注意力更多的关注到支持这种言论的证据上面而忽悠对立面。而对于确切的反对该言论的证据我们总是小心求证,非常严谨的审查。而对于支持言论的证据我们则很容易就接受。于是只要我们相信的东西,我们总是能为为它找到很多证据,我们不愿意自己所相信的东西被推倒。

我们产生这些错误的机智去认识和判断事物和言论我们的动机是什么?

一、讲故事的需要
我们经常从别人口中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对别人的各种评价已经各种讯息。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处于娱乐性和使故事更容易听懂和接受的动机,总是会歪曲故事中的事实,别人身上发生的会说成自己身上发生的,篡改事实中的信息以便于更有利于自身的利益。所以我们从别人口中的听到的信息多半是失真的,偏颇的。

二、相信别人也相信相信的东西

对于我们相信的东西,我们总是认为大部分人也会这样认为,我们总是高估自己所相信的东西和自己的能力。而听者,就算有反对意见也不愿意得罪人提出,于是我们得不到有效的负反馈,我们就更加的认同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江湖游医和保健品会大行其道?

对于身患重病的人,科学的医疗手段已经无法完全治愈,这个时候患者更需要的是希望,而江湖游医便给了患者这种喜欢。患者更愿意相信这种治疗手段是有效的,所以便更坚定不移的选择相信下去。人们更原因相信自己想相信的东西。当江湖游医不能带来明显的效果的时候,他们会找很多理由来开脱,比如说自己没有充分理解治疗方案并且按要求去做,没人谁希望自己看起来很傻,也没人谁希望期望落空,所以他们会越来越相信。

在生活,我们的理性思维是如此的容易犯错,我们首先需要认识到这些错误的存在,其次需要做到以下这些去避免错误的发生:

1.同时关注支持和反对证据
2.当自己开始相信一个言论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陷入偏颇的数据。
3.对于别人口中的故事和信息采取更加严谨的态度,不要轻易相信。
4.更多的关注客观的大范围的数据,而不是通过仅有几次的数据得出言论。

从理性来分析理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他的清凉(来自豆瓣)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8744384/

封面吸引力很大,读起来很生涩,可能是翻译的原因,读的过程中一度想要放弃,自我感觉有点小小的标题党。
书中介绍了6大思维误区:有一定道理,心理或者自我常识常常犯的一些错误。作者在书中也论证了很多,例子也蛮贴切,但有点过多反复赘述,理论太多太生涩(可能还是翻译的缘故)。
1.随机效应:无中生有,人们很难接受那些不太平均的数据也是随机的。聚集性幻觉产生代表性判断,进行即席解释,产生思维思考后的谬误。

2.管中窥豹:以偏概全。人们偏向于寻找自己已经确证的信息的论证,但这件事情其实是偶然的,然后自己总结成自己身上的一个规律。如:每次自己半夜醒来的时间总是1:11或者2:22,其实仅仅是自己一次半夜醒来的偶然现象。

3.先入为主。人们更多得去愿意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当检查某个论证证据时,人们倾向于寻找自己想要看到,对于和自己想法不一致的会大大忽略,其价值也大大降低。对于那些和期待相左的论证应再进行实验同时不断分析其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4.我们会倾向于对自己的能力,资质,未来做乐观的评价,对世界自欺欺人。

5.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常人都会增加交流的信息量和娱乐性。提高了信息的直接性,或者简单得进行自我夸张,直逼舞台中央。当事人会变成自己或者和自己相关相近的人。在转述信息时,会不由自主得强化性格,淡化环境,使之符合自己心中的期待。需要学会判断二手信息的真实性: 1,慎重思考理论上的认识,检查信息源;2,相信事实,不信预测;3,留心观察强化和淡化处理;4,提防一些证据性的言论。

6.言过其实,别人也愿意相信我们所相信的东西。

7.自我设障。常常表现为用外部原因去解释掩盖自己的过失。欲盖弥彰,俞解释过失俞大。

决策与判断

目录

读者调查
第一部分 知觉、记忆和情境
第一章 选择性知觉
第二章 认识不协调
第三章 记忆和事后聪明式仿差
第四章 情境依赖性
第二部分 问题如何影响答案
第五章 可塑性
第六章 问题的措辞和框架的影响
第三部分 决策模型
第七章 期望效用理论
第八章 理性决策的勃论
第九章 描述性决策模型
第四部分 直觉与偏差
第十章 代表性直觉
第十一章 易得性直觉
第十二章 概率和风险
第十三章 锚定与调查
第十四章 对随机性的知觉
第十五章 相关、因果关系与控制
第十六章 归因理论
第五部分 决策与判断中的社会性一面
第十七章 社会影响
第十八章 群体决策与判断
第六部分 常见陷阱
第十九章 过度自信
第二十章 自我实现的预言
第二十一章 行为陷阱
编后记:回顾
参考文献
推荐读物

关于“不了解的领域”,兼谈Critical Thinking

思维的特点和缺陷
人类总是喜欢歌颂自己的大脑,比如:思想的威力,逻辑的威力,数学的威力(数学来自于思考),科学的威力(科学来源于思考),还有”意识”这个”人类与动物最大的区别”[i]……blah blah……不过,几乎没有人关心过这种想法究竟来自于人体的哪个器官。

心理学中有一个研究偏见的试验是这样设计的,向随机抽样的一群人发放问卷,询问他们两个问题:1、你身边有偏见的人占多大比例;2、你自己有没有偏见,是否严重。结果,远超半数的人回答得非常一致:1、身边绝大多数人有严重偏见;2、我自己没有任何偏见。

人类的大脑就是如此:一生都在不停地犯各式各样的错误,同时还对自己保持一个较高水平的评价。之所以犯错误,是由人类的大脑运作方式决定的,几乎是无法避免的。比如人类有一种本能化思维方式:类比[ii]。也就是说,习惯于将自己先前总结出来的规律,施加在未知但看起来相似的事物上,而不事先考虑同样的规律是不是起作用,也不去辨别是不是真的”相似”。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卷心菜的味道不错,圆生菜和卷心菜长得差不多,那么圆生菜的味道应该也差不多?”举个程序员们喜闻乐见的例子:你在emacs里按Ctrl-X,C按得挺熟练觉得很爽,于是到了gedit和notepad里八成也会试试看灵光与否,或者到win32 cmd下敲find -exec/xargs,或者到LISP里写visitor,或者到Python里写GetSubString(index1, index2, step)函数……在这方面,成年人和婴儿的区别仅在于知识库中积累的数据不一样多而已(所以成年人才不再去尝试已消化过的食物的味道[iii])。在用类比去探索时,我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已经探索过的人群看来,这非常可笑并且没有必要。

试错法也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iv]。其中的逻辑大约是:”我不知道是不是行得通,但是做错了代价也不大,所以我想试试看”。低幼儿童会用剪刀去剪房间里的所有物体,其实就是在试错。前面举的emacs的例子,也可以说是在试错。面对重要的东西,我们往往不会去试错[v],但问题在于每个人对于”重要与否”的评估存在着差异,导致对待同一个事物,某人觉得不重要,可以试错;但另外一个人就会对这种试错非常反感,甚至愤怒。

在面对未知事物的时候,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错误的,但我们会(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随着对事物的更多了解,每一时刻我们都会(不自觉地)修正自己对事物的看法,但每一次我们都会认为自己完全了解该事物了,认为自己达到终极正确了,同时也会忽略自己刚刚还在犯错误这一事实。这其中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我已经修正了足够多的错误了,那么这里面就不会再有大问题了吧?”在软件开发中,程序员面对BUG也经常如此。心理学中的名词”面试者错觉”(interview illusion)就是在总结这样的一种现象,因为在企业面试的时候,这种现象最显著。

归因错误(更确切地:fundamenatl attribution error)也是人类易犯的思维错误。其典型特征是:将好的结果归功于自己,将坏的结果归罪于别人。比如:约会迟到,那是因为堵车太厉害;如果准时到达,那是因为自己是一个讲信誉的人,”能够有计划地处理一切意外情况从而做到守时”。类似地还有:如果自己不守交通法(比如在”白实线”并线),那是因为有急事需要赶路;如果看到别人同样地行为,则是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有素质的人”。再回来头说软件公司:处在组织中任何位置的人,包括CEO、VP、PM、Lead、QA & developer,也都会犯这种错误:一旦出了问题,大官儿会将问题推给小官儿,小官儿推给程序员,程序员推给外部条件,比如语言有缺陷,OS不稳定,SDK出BUG,Partner还延期……等等等等。如果最后成功了,程序员则会说”其实都是我们干的活儿”,CEO会说”那是因为我领导有方”,中层managers会说”CEO什么实际事情都不管,程序员们全都太懒,都是(因为)我们这些最难做人的中层经理们在不停地push”……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vi],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所有的这些本能地、习惯成自然的思维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刚刚提及的),会导致这样一种(显而易见的)结果:我们在面对不了解的领域的时候,往往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以上的说理并不充分。如果有人不认同我也很正常。我也无法做到充分说理,因为我的这一份大脑无法真正说服别人的那一份大脑,除非两者在思想和认识上已经有一定的共同基础)。这些认识上的偏差会导致很多问题。将这些偏差列举出一些来,也正是我写此文的目的。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vii]。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IIHS)。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对于权威,不是不能质疑,事实上,许多开创性的理论都是经过质疑权威而发明的。质疑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产生,其基础则是知识和实验。关于批判性思维在这里不讲太多,请参考托马斯·杰斐逊编写的学生誓言:我保证使用我的批评才能。我保证发展我的独立思想。我保证接受教育,从而使自己能够自作判断(卡尔·萨根:http://www.cnread.net/cnread1/kpzp/s/sagen/mgcm/025.htm)。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ix]。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x]

回到程序员的问题上,这种应用局部经验的情形也不少。比如:”我上次这样试验过,行不通的”,或者”我这样编译过,没问题的”。”行不通”是因为什么行不通?是方法有错还是环境在干扰[xi]?”编译过没问题”,是表面上没问题还是真的没问题,是编译器的特性还是标准中的规定[xii]?

关于如何处理个人经验和理论的冲突,可以按科学界通用的证据原则去处理。并且,证据原则中有如下一些证据强弱的判断式:双盲>单盲,盲法>不盲,试验>观察,随机试验>非随机试验,对照实验>无对照实验,前瞻性观察>回顾性观察,系统性观察>非系统性观察( 个案系列、个案、经验),”个案系列”>个案,专业人员观察>非专业人员观察(上面这段话是引用的,从笔记里Ctrl-Y的,出处忘了)。

不要捍卫一知半解

我们都不必要、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内都做到深入了解,像”全才”一类的称呼离现在这个社会越来越遥远了(毕竟早已不是达芬奇所处的年代了)。不管你了解多少个领域,在一个领域上了解得有多深入,都不可能覆盖到所有。所以,出现对某个领域一知半解的情况,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比如程序员们都懂一点颜色的表示法——如何用RGB值组成颜色(做过视频处理的人估计还懂ycrcb)。但是如果用Chromatology的高度去要求,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够合格了(比如D65……)。

或者用生活中的例子:一般人都会使用相机,在不少论坛里还能碰上许多”摄影爱好者”或者职业摄影师。但你要是搬出《大不列颠摄影教程》跟他探讨镜头的慧差、像场、球差、色散等性质,那么多数人都会变哑巴[xiii]。

或者另一个例子:几年前,在LCD显示器刚刚开始普及时,很多人都在谈论面板的反应时间,厂商也在想方设法提高该指标,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反应时间是如何定义的?真正的响应是不是按标注的反应时间?(http://www.tomshardware.com/cn/953,review-953-5.html)

再举一个例子,在中国有不少人会开车,在有些国家多数人都会开车。但是如果你去讨论”主减速比”、”传动比”和”刹车点”、”换档时机”,估计多数人会感到难以理解,只有少数竞速爱好者会喜欢这样的话题。但他们也只是比普通人多知道了那么一点儿点儿,比如多数竞速爱好者对于自动变速箱中的”锁止离合器”都没有任何概念。(再比如:铝合金副车架的晶间腐蚀)

多数人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内心深处是能够感觉到的。如果自己能够坦然面对,一般也不会有人嘲笑你(不计以下情况:1、懂得太少又想冒充高手;2、遇到有人格缺陷的高手)。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面子”问题,一个人”丢了面子”就想要”找回来”。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感觉到自己在知识上被打败了,那么他就会设法从其它方面”找回面子”(往往是用诡辩)。比如,如果你和一个纯C语言的”高手”讨论OO,那么他多半会用OO的缺陷和误用来反驳,或者用OO语言中的缺陷来反驳(如执行速度太慢,或语言太复杂,以致于”为了避免复杂性也要用C”,嘻嘻),以此方式来掩饰他在OO上的不足。或者当你去和一个汇编高手讨论LISP语言的威力,那么他多半会用执行速度来避开讨论的中心,或者用”本质上来讲都是图灵机(或者本质上都不是图灵机)”来试图抹杀差异。

(多说一句:”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这种red herring非常好用,诱惑性极强,一个想要理性辩论的人需要努力抵制这种诱惑,like what Gabriel Gray did。我曾见过一个用”本质论”的高手,唉……)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捍卫一知半解”。作为理性的求知者,要平稳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去计较一时言语上的得失,或者说:”不要太小心眼儿”

不要扩展专家地位

学问讲究深入,市场讲究niche,所以才有刚刚说的”不要捍卫一知半解”。同样的,这一条要说的也是类似的观点,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谈。

在某一领域是专家,换了领域之后多数情况就是白丁,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把自己还视作专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先后就读于儿科专业、生理专业、运动生理专业、生理专业。曾做过三年临床内科医生。这样的”专家”,在周老虎案件中的”专家地位”,就完全可以无视。

4、不要仅仅指责,要拿出论证和证据

{编写素材} 常见的形式:引用别人很长的一大段话,然后加上四个字:”一派胡言”,或”汉奸/白痴理论”。再或者,故做深遂地评论:”你这是典型地为了思考而思考”,或”楼主还是多学学xxxx吧”。

{编写素材} 同样地,不要仅仅唱高调,拿出你的证据来。不要以为口头宣布代表了”广大中国程序员的利益”你就真的代表了,不要以为号称自己是民族的、正义的、崇高的,就真的能够”斧头镰刀悬头上、一片金光蹿万丈”……

人云亦云不是事实

有强烈好奇心的人是少数,几乎没有好奇心的人也是少数。多数人对于自己了不解的领域还是有一部分求知欲望的。即使少数没什么求知欲望的,也会被各种宣传手段强行灌输某些方面的”知识”。对不了解的领域,这些”知识”的积累可能来自于口口相传,可能来自于学校和培训,可能来自于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各种媒体,甚至可能来自于传销、推销人员的灌输。事实上,经过这些传播途径,有许多错误的说法广为流传,正所谓”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http://en.wikipedia.org/wiki/Joseph_Goebbels)。我想每个敬业的人,对于自己的专业都会有较深程度的了解,但是毕竟社会分工太过细化,大部分人的知识仅限于自己了解的领域,对不了解的领域,往往不会随时以严谨地态度去审视,而是很容易地就去接受。一不小心,我们就会"中招",成为错误说法的信徒和奴隶,并将其发扬和传播到更多的人。

比如”微波炉会破坏掉80%的营养”的说法。如果我们了解一点点关于人体的知识,明白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营养,或者说什么才叫”营养”,这种伪科学的说法就不攻自破了[xiv][xv]。(人类所需的营养,主要是醣,蛋白,脂肪,这三者的比例相加接近100%。剩下的一点点比例是少量的维生素和微量的矿物质)

再比如”肯德鸡没有营养”的说法,也是常见的一种以讹传讹。即使不按照前面的分析法,用常理去推断也能搞明白——肯德鸡的食物是由以下的原料制成的:小麦、牛肉、鸡肉、蔬菜、土豆、玉米、青豆、鸡蛋黄、色拉油、黄瓜、腌制蔬菜、胡萝卜、奶油、巧克力、可乐(主要是水,还有少量的糖)、固体橙汁和咖啡饮料等。如果有人说馒头夹鸡腿”没营养”,我想肯定有人会想”用大嘴巴抽丫儿的”。但如果说汉堡”没营养”,为什么许多人就相信了呢?

这类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国内对”亚健康”的概念的炒作,还有国内多年来对狂犬病的恶意误导(http://www.who.int/mediacentre/factsheets/fs099/en/index.html)……

回到编程的方面,也有不少的例子。比如:熟悉stack的人不了解continuation,熟悉heap的人不了解GC,熟悉过程式编程的人不了解declarative,熟悉OO的人不了解函数式编程,熟悉CreateThread的人不了解pthread_create,熟悉visitor的人不了解multimethod,熟悉observer的不了解:after,熟悉ON_PAINT的人不了解signal/slot,熟悉QBoxLayout的人不了解wxBoxSizer……不了解该领域的人所发表的”高论”,对于熟悉的人来说,往往会觉得很傻很天真。如果缺乏涵养,难免会冷嘲热讽,导致对方敌意地反唇相讥,最终发展成一场面子战争。

那么,如何区分某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不是真实可信的?其实很简单,还是用批判性的思维去审核,多查资料,多做功课。”不寻常的见解需要不寻常的证据”(e.g. 毒品成瘾和越战士兵)。如果一个(骇人听闻的)说法在流传,要先去检验一下它有没有证据。如果没有证据,姑且当笑话听好了。如果有证据,要求证一下是不是可重复的(被其它机构独立做出相同的实验结果),再去查阅相关的批判,从中了解到更多情况,多思考,最后再得出自己的结论。(如果自己的结论与主流学术界背道而驰,那么要多加小心,因为主流学术界犯错误的概率,远小于我们作为一个门外汉而犯错误的概率)

P.S. 相比一般的科学实验,计算机”科学”方面的实验做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我们其实可以自己动手检验广为流传的许许多多的观点(比如JAVA VM的效率之类的。http://shootout.alioth.debian.org/)

想象猜测不是事实

对于不了解的领域,我们的大脑也不会停止想象和猜测,想象和猜测不是坏事,许多发明就是这么来的。只不过如果仅仅想象和猜测,但不做功课,那就是臆测了。常见的形式有:”人家专业XX师都是……样子的”或者”这所以做出XXXX事情,肯定是因为……”,再或者”之所以数据显示是这样子,是因为……”[xvi]。这样的判断,离开了数据的支持,只能说是一句空话,没有任何意义[xvii]。

比如在TopLanguage讨论组,前几天就发生了某些人对摄影师和闯红灯者的判断失误。在这里并不是要指责曾经判断失误的人,只是用来说明:人的大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我的大脑也是一样。所以我才去不停地求证,一切靠统计数据——可信的数据)。

又比如:关于”将头伸出车窗,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受伤”这个判断,大家基本上会认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受伤?此时的想象和臆测就不管用了,需要数字来说话。但作为人类,我们当然不可能选择随机双盲法去做试验(同样,也不可能用大量婴儿去做”三鹿氰胺”的毒理/病理实验),所以只能看统计数字并加以归纳。虽然我们会认为:将头伸出车窗后,被其它车辆撞击/被树枝广告牌刮伤的可能性是最大的,但是对常这样做的宠物狗的统计结果表明,因飞行物和飞溅物撞击的受伤比例其实最高。同时,电动车窗受伤的报告数字也在警示人们,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危险其实发生的比率也很高(不仅仅儿童,许多成年人也是电动窗的受害者)。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离多数人的生活有点远,但它正好是我的兴趣爱好。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来用于佐证应该算是合适的):有一种格斗比赛叫做综合格斗(MMA),这种格斗的规则相当开放(它继承自古罗马斗兽场的精神):允许脚踢、膝撞、拳打、肘击,允许各种摔法,允许使用各种关节技(中国俗称擒拿),允许使用各种绞技(勒脖子令对方窒息),并且,即使一方已被打倒在地也不会中断比赛,而是允许另一方的选手用脚踩、足球踢(将对方脑袋当球踢)、或者骑在身上用拳打头或者用膝撞头[xviii](不要与WWE混淆,WWE仅仅是有剧本的表演)……单单听我描述,可能你会认为这种比赛相当残忍,而且伤亡率会相当地高。但是根据统计数字,伤亡率上来讲,看似残忍的综合格斗远比足球、赛车等运动要安全。

如果想要避免(或修正)错误的想象和猜测,有一个好办法:批判性地思考,同时一定要多看数字[xix]。

到底应该如何去做

简短总结一下:对不了解的领域,要多思考再发言。思考形式应该是critical thinking,要基于对知识的掌握,基于实验和数字。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凭空思考,不要随便下结论。

P.S. 讲起道理来谁都会讲,做起来却很难不犯错。所以我们要随时自醒。引用一句话:魔鬼在细节中。

附:不成立的证明

必要条件不可证明

这个道理很明白,但中国人却容易在这方面犯糊涂,导致这方面大大小小的例子很多:

1)钢产量高是工业发达的标致,所以我们要大炼钢铁,赶超英美。

2)奥林匹克奖牌多是体育发达的标致,所以我们要多拿奖牌,赶超俄美。

3)通过了ISO 9000认证表明工作流程是标准化的,所以我们要努力通过ISO 9000。

4)用C++/Java编写的优良软件中常常会出现模式,所以我们要努力使用模式。

5)CMM认证体现出……所以我们……

有的时候,这种联系并不都是”必要条件”,而仅仅是相关。但即使相关度为1的,也有不必要也不充分的情况。举个例子:”在长安俱乐部有年卡的律师,应该都是名律师吧……”

如果必要条件被当成充分条件来反驳,那就更是一笔糊涂帐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还挺有道理”的。例如:

论坛ID_A:只有找出良好的抽象,才能做好软件。

论坛ID_B:放屁!傻B!谁告诉你只要找出抽象就能做好软件了?你雇一堆白痴程序员加一个白痴经理试试?

问题实验不可证明

理论需要实验来证明。但如果实验有问题,那这种理论的可信度就要受到怀疑了。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可乐杀精”、”中(成)药能杀病毒”,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其实,”可乐杀精”和”中药杀病毒”的试验是这样做的:1、将精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可乐,静置几小时,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2、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中药制剂,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

对如何做试验有些了解的人,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我这里多说两句: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应该随机双盲)。试想: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中药,而是白开水、食盐、吊白块、漂白粉,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而且需要弱碱环境(可乐为酸性),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真正的原因,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如果有了对比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就不得不去寻找真*相[xx],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培养皿中未加入中药制剂,只是在桌上放了2小时,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当然,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方面的例子很多,随便找几个:

例子1:在一个汽车论坛中有人这样来证明”开空调影响刹车”:车辆静止怠速,将刹车踏板踩下,然后打开空调,发现踏板变软了,由此证明:开空调会影响刹车。

(刹车一般采用真空助力泵,长时间踩下刹车踏板,会漏气而导致变软)

例子2:有人说,可乐是酸性的,会导致骨髂中的钙质大量流失。实验设计如下:用酸液去浸泡人的骨骼标本,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骨头变软而且有很大的弹性,再进行光谱分析,发现里面的钙质已经大量减少。

例子3:《郑玉巧育儿经(婴儿卷)》。其中有一节”新生儿有感情吗”中提到这样的一个案例(第92页):

“医学上有这样一个例子,非常令人吃惊:一个刚刚出生的女婴,无论如何也不吃妈妈的奶,却吃其他产妇的奶。经过多次试验,仍然如此,这使医护人员大惑不解。经过仔细调查,医护人员了解到,这位新生妈妈在怀孕初期,就极力想把胎儿打掉,直到分娩前,还很不情愿接受这个孩子。没想到,孩子出生后竟拒绝吃妈妈的奶!她宁愿吃别的妈妈的奶。如果胎儿不能领会母爱,这一切又怎样解释呢?”(本例引用自XYS网友文章,未考证原书)

题外话:这种实验对于没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具有相当大的蒙骗性。人们习惯于接受错误的解释,正是宗教生存的土壤。

[i] 动物试验表明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以及善于群交的矮黑猩猩都有意识

[ii] 实验表明动物也是经常运用类比法去探索

[iii] 异食癖的不计在内

[iv] 在中国老一辈的程序员中,用试错法去学习知识、去编程的,也是在有人在

[v] 凡事有例外,年纪稍大的可以回想一下著名的”摸着石头过河”——10亿人的试错

[vi] 同理也无法判断是不是会进化出一只”喜羊羊”和”灰太狼”来

[vii] 所谓主流,就是说不包括中国国内的学术界

[viii]之所以称其为科学事实,说明它可检验,可解释,可预测

[ix] 如果这种”金科玉律”已经被一个群体所广泛接受,那么它看起来就”更接近于真理”,如朝鲜,柬埔寨,1984……,还有这一篇报道:http://www.gmw.cn/content/2007-05/14/content_605779.htm

[x] 现代医学将发达国家的平均寿命提高到了70多岁,而在此之前,这些国家的平均寿命均没有超过40岁。其中,现代医学对婴儿存活率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想要检验,可以试着去找一些50岁以上的人,问问他们的兄弟姐妹夭折过多少。或者参考以下数据:中国在2007年婴儿死亡率(IMR)为15.3人/一千人,(这相当于美国1960年的水平,美国在2002年婴儿死亡率为7.0人/一千人)。与最早有记录的数据比较一下:在1915年的美国,婴儿死亡率为99.9人/一千人;中国的婴儿死亡率在1958年为80.8/一千人,也就是说,当时有将近十二分之一的婴儿是活不下来的(在1948年,则有五分之一婴儿会死掉)

[xi]编译器BUG,OS出错,内存刷新失败,宇宙射线……

[xii] 比如嵌套类的访问权限和friend声明

[xiii] 有些人会倾向于将”职业”看成更”懂行”、更”专业”。其实这二者没什么必然的决定关系,而且在很多行业均是如此。其实,职业只代表以此为业,能达到职业最低标准即可。懂得多少则在于个人修为。

[xiv]不是所有的非科学都是伪科学,但是如果它明明不是科学,还非要宣称自己的科学的,这样它才算成是伪科学

[xv] 即使对食物中的微量营养进行检测,用微波炉烹调也是有益无害。比如《美国食品科学》中记录了这样的实验结果:微波炉烹饪方法比传统烹饪方法维生素C损耗减少20%,维生素B1损耗减少40%。中国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以前也作过类似的检测分析,卷心菜经微波炉烹饪,维生素C的损耗率为4.76%,而传统烹饪方法导致的损耗率却为19.04%。另外,食品中矿物质、氨基酸的存有率也比其他烹饪方法高得多。如用微波炉烹饪蹄骨旁,八种必需氨基酸为微波加热前的98.6%

[xvi]在国内的汽车论坛,我差不多是最早推广宣传IIHS的统计报告的。当时有很多人看到我列出的数据后感到不爽(因为他们喜欢的车型的伤亡率很高,他们批判的车型的伤亡率却很低),于是他们就找出各种理由批判。在这些种理由中,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比如说”伤亡高是因为保有量大”,其实原始数字就是折合的百万辆车的伤亡率,或者说”某些车型的伤亡率高是因为旧款多”,其实原始数据已经标明了生产年份……IIHS还算是一个比较严谨的机构,早就考虑了种种情况,将数据梳理到合理才发表的,而且发表的文件中也有注明。这些人很可能是没有仔细看数据,就凭着自己的喜好开始了想象与猜测,所以才会犯下如此多的低级错误(刚才这一句话是我的想象,嘻嘻)

[xvii] 如果不依靠数据的话,甚至许多专业领域内浸淫多年的资深人士,对事情的判断也常常会出错

[xviii]网上某些所谓”铁笼中的黑市拳”的照片,其实就是来自于一个叫UFC的综合格斗赛事

[xix] 要警惕玩弄数字的诡辩者

[xx] 我知道”真*相”二字在国内大多数可”自由发言”的地方是屏蔽的,所以要用间隔符号。

我严重推荐这篇文章,大家看完了之后如果有进一步拓展阅读的需求请查看我的豆列——“学会思考”。

此外,有一些建议我穿插在下文中了:

2008/10/10 Kenny Yuan yuank...@gmail.com

人类的趋利避害本能,导致思维模式中不可避免地会有将”必要条件”当”充分条件”的现象,比如放置很久的食物并不一定都腐败变质了,但我们都会选择扔掉。更进一步地,我们会将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条件也当作充分条件。比如我们在黑夜里会异常小心,虽然”黑夜”与”犯罪”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或者,看到别人手中拿着刀子,首先想到的是”不要伤害到我”。其实动物们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羚羊会说话,它大概会这样告诉你:”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我不确定这里是不是有狮子,但是喝过水之后赶紧跑掉总没有坏处。”为什么不会有合理推理的羚羊呢?比如一只这样思考的羚羊:”这里闻起来有狮子的味道,但这有可能是已经走开的狮子留下的;’有狮子的味道’仅仅是’有狮子’的必要条件,并不充分(甚至可能不必要),如果看到狮子了(充分条件),那我就会逃跑,否则我就待在河边喝水……”由于进化方向的随机性,究竟有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无法判断[vi],但是我们观察到现在的世界上并没有这样的羚羊。我们可以认为:即使曾经有过这样讲逻辑的羚羊,它们也已经灭绝了,因为比起”正常”的羚羊来,这种羚羊没有生存优势。

对”充分必要”条件的讨论非常有价值。不过我认为这个例子举得不好,因为就算我们是完全理性的羚羊,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按照未来预期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原则,也应该选择喝完水就走。有一本书叫做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可以看下,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句著名的话叫 doing the samething and expect differently (重复做同一件事情期待不同的结果)。这个行为被看做是非理性的典型。然而实际上,这正是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一个很漂亮的启发式方案,因为如果我这次不work,有可能是某个我不知道的环境随机因素的影响所导致的(要知道人的认知并不是全能的),所以也许我再试试,下次就又行了。对此我有一个切身的经验:又一次我老婆的笔记本忽然不能上网了,现象是连上网线但是本地连接总是处于断开状态,我排除了我所知的所有因素,软件(病毒,系统,驱动等等),硬件(我用置换法替换我的电脑是好用的),甚至排除了网线过长导致的信号衰减。然而,查不出原因。我只能假定网卡是坏掉了,然而经验告诉我网卡忽然不work的几率何其小也。那怎么办?我想到了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我说,干脆,睡觉,明天再说。结果第二天,开机,插线,一切OK,到现在也没啥问题。我仍然不知道当时是哪儿的问题,但我什么也没做,问题就解决了。当然这不是每次都可行的,但是他是一个可行的启发式尝试。

我认为一个更合理和有价值的例子是:我们日常中选择去做什么事情的标准往往是:如果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很牛逼,我就有大兴趣去做它。然而,一件事情让你觉得牛逼并不一定意味着(doesn’t necessarily mean —— 这是个非常好的惯用语)这件事是值得或最值得去做的。我小的时候觉得打弹子赢了十个很牛逼,初中时觉得台球一杆全收很牛逼,大一觉得灌水上十大很牛逼。但这些都很没价值。甚至我觉得多掌握一个语言特性,多掌握一个 quirky 的东西,只要是别人不知道我知道,就觉得特牛逼,但有多大价值呢?这里可以解释一下为什么我们有这种牛逼的感觉,根据进化心理学,通俗地讲,牛逼这种感觉是用来奖赏可能会对生存带来价值的事情的,比如打架打赢了,和别人抢MM得手了,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知道别人 不知道的信息。然而关键就在于后两条,因为进化的机制是很笼统的,并不足够 rational ,但这不影响它的进化价值,因为大多数时候,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不知道的信息,如果我做到或知道,都是一个优势。然而正是在那少数时候,这个笼统的进化心理倾向会让我们做无用功。

不要盲目质疑权威

也不要盲目相信权威——为什么要加这句显然的话,是因为人倾向于把问题简单化,你指出不要盲目质疑权威然后举出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结果到了读者的脑子里这个知识就变成了:不要质疑权威。
可能是过去被无良的权威欺骗了很多年(现在还是在被欺骗着),在当今的年代,质疑权威变成了一种时尚(如屡有民科质疑见诸报端)。但对于求知的人,有一条原则还是不变的:在发表与主流相反的观点前,要多作调查和思考。不要凭自己的直觉去胡乱质疑[vii]。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不太可能是遇该问题的幸运第一人”。如果仅凭直觉去质疑,往往会闹出笑话。甚至伟大如爱因斯坦者,在他做出过巨大成就的物理学上,曾经靠直觉指导学术研究,高举反对量子物理的大旗,但还是被无情地击败(Aspect experiment),被后人作为了反面典型,甚至有人笑称: “如果爱因斯坦自191x年开始以钓鱼为业度过余生,对科学界也没有任何损失”。
实际上,爱因斯坦的例子不恰当。关于宇宙归根到底是确定性的还是不确定性的,到现在并没有能够最终证明任何一方。所以爱因斯坦坚持他的信仰绝对不能说是不合科学逻辑的,并且,爱因斯坦绝不仅仅是盲目坚持而已,他对量子理论发起了多次漂亮的攻击,虽然最终失败,但正是这个攻击进一步增强了量子理论的信服性。然而拨开量子的迷雾(如果有的话),再往下,宇宙是不是又变得确定性了?谁又知道呢?

当然你的结论是对的,盲目质疑就是在没有证明对方没有证明的情况下去质疑,是不靠谱的。

造反有理、盲目质疑一切的是红卫兵,求知的人不应该、也不可能是红卫兵。我们一直在讲critical thinking,但这不是基于直觉的质疑,更不是怀疑一切。质疑的依据是知识和实验(数字)。

造反有理——红卫兵的例子不恰当,这里有 appeal-to-emotion (见wikipedia) 和 false analogy 的嫌疑。实际上盲目质疑和红卫兵无法类比。红卫兵现象背后的心理机制与此不同。就不扯远了。

比如,下面的这个科学事实[viii],它和多数(未受正确安全教育的)人的直觉相违悖:

a)仅使用安全气囊而不系安全带,会增加死亡和受伤的可能性。

b)安全气囊仅在与安全带一起使用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生命。

c)安全气囊对儿童有致命的伤害作用。

参考:安全带能将乘员的头部伤害减少6成,安全带+安全气囊一起能减少8成(数据来源:NHTSA)。同时,安全气囊造成儿童死亡率上升35%(数据来源:IIHS)。

再比如:近视的遗传率为90%(标准的说法为0.9)。也就是说,一个人到底近视与否,在90%的程度上是由他的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与直觉相违背的例子最绝妙的就是概率。可以参考《与众不同的心理学》(我知道书名很土,但是这是因为翻译的原因,书是顶级好书,我已经推荐好几次了)相关章节。

不要放大局部经验
“不要将局部经验(或经历)当成普遍事实”。单讲这一句话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但具体到了某件事情上,这种思维缺陷就容易出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经历,大脑会将这些经历总结归纳成经验和规律,并且不自觉地用它当成金科玉律去衡量接触到的新事物[ix]。对于我们的大脑来说,新事物都是不那么可信的——至少不如自己的经验可信。如果新事物和自己的已有经验冲突,多半是要去怀疑它。在怀疑的过程中,因为有了”一票否决/证伪”这样一个逻辑利器,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旧有经验。举个鲜活一点的例子:一个朋友生了小孩后,经常和她的婆婆(来自某省落后的乡村)发生冲突,而冲突的内容几乎都是在育儿方法上。比如有一次,婆婆坚持要给孩子的屁股上擦香油,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长大之后会”屙不净屎”。我想多数人看到这里会觉得比较有趣,也不会认为婆婆的这种”经验”是正确的。但从婆婆的角度来看,这是她大半辈子攒下来的经验,是她的长辈和亲朋代代相传、奉为圭皋的经验,也是她在儿子身上”试验”成功的经验。而媳妇采用的育儿方式是新事物,那是她不愿意去相信和接受的东西。婆婆的”逻辑”大约是这样的:”你说你那方法科学,那怎么还有生出来就活不了的?你说我的方法不科学,我不还是把我儿子养活这么大了?”[x]

如果以生存为目标函数,则婆婆的做法是完全合乎理性的。如果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则这种思维会阻碍科学探索。婆婆的逻辑是这样的:往屁股上茶油没有任何坏处,但有潜在的好处(是的,如果你把这个例子泛化为一般的情况,即某个婆婆不拥有信息进行判断的事件),所以这个策略绝对是数学期望最佳,而且 worst-case 最好的。不过可以举一个更好的例子:民间对一些偏方的迷信,人们的逻辑是:如果吃了偏方好了,那么是偏方的功劳(著名的”后此谬误”(post-hoc fallacy)),如果没治好,那么是病太严重了,连偏方都治不好。(错误归因)。更多精彩的例子可以参见《How we know what isn’t so》。

一知半解不可怕,可怕的是”捍卫一知半解”。作为理性的求知者,要平稳自己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别去计较一时言语上的得失,或者说:”不要太小心眼儿”

这段加上人为何会捍卫一知半解的心理学解释,就更有说服力了。
不要扩展专家地位

学问讲究深入,市场讲究niche,所以才有刚刚说的”不要捍卫一知半解”。同样的,这一条要说的也是类似的观点,只不过是从另外的一个角度去谈。

在某一领域是专家,换了领域之后多数情况就是白丁,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把自己还视作专家。例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里远,先后就读于儿科专业、生理专业、运动生理专业、生理专业。曾做过三年临床内科医生。这样的”专家”,在周老虎案件中的”专家地位”,就完全可以无视。

还是那个句式 XXX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YYY。此外解释一下这个心理机制也是更有说服力的,《影响力》上有。

许多人可能都听说过”可乐杀精”、”中(成)药能杀病毒”,并且将这些说法广为传播。其实,”可乐杀精”和”中药杀病毒”的试验是这样做的:1、将精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可乐,静置几小时,然后观察到的结果表明活动精子的数量减少了。2、将病毒培养液置入试管,然后倒入中药制剂,过若干时间后观察到病毒有大批死亡。

对如何做试验有些了解的人,看到这里就会明白这种试验是多么地靠不住。对于不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原则的人,我这里多说两句:这些试验没有进行对比,从而导致了错误的归因和解释(应该随机双盲)。试想:如果倒入的不是可乐、中药,而是白开水、食盐、吊白块、漂白粉,或者什么都不放,会有什么结果?实际上,精子的活性离体并不长久,而且需要弱碱环境(可乐为酸性),而病毒在离体后特别容易灭活(作过病毒培养的人都知道对培养基和温湿度的严格要求)。真正的原因,在没有做对比试验的时候会藏匿起来很难发现。如果有了对比实验,为了解释实验结果,就不得不去寻找真*相[xx],从而也就减少了犯错误的可能性(比如这样的对比试验:培养皿中未加入中药制剂,只是在桌上放了2小时,然后病毒也大量灭活了)。当然,如果没有对比的试验是故意设计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个解释当然也是对的。但其实这个谬误的本质更多的在于”可乐杀精”这个句子的概念含糊性,导致的偷换概念。人看到这句话往往会假定他说的是喝可乐会导致精子死亡或数量减少。然而另一方面,把精子倒进可乐发现精子死亡又的确可以描述成”可乐杀精”。

[xx] 我知道”真*相”二字在国内大多数可”自由发言”的地方是屏蔽的,所以要用间隔符号。

你有没有发现,你这个决策和羚羊喝水以及婆婆决定给孩子屁股茶油的理念是一样的,实际上这就是 rational choice in an uncertain world 。虽然真相在这里可能不会导致屏蔽,虽然羚羊等下未必会真的看到狮子,虽然不茶油未必会拉不出,然而去验证这个结论的代价太大了。另一方面,保守只会付出极小的代价(在真相中间加一个*而已,喝水的时候快一点而已,茶一点油而已。。。),这是用确定的小损失来避免大风险,保险行业就是利用这个来赚钱的。

知识地图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人绘制过?

winner比loser赢在哪?

Carol Dweck非常痴迷于对“失败”的研究。你知道的,有些人好像生来就是winner,做什么事都很顺利都很成功,而另外一些人则一直很无助,好像这辈子注定是个loser。 Dweck也发现了这一点,而且,她还下定决心要找到其中的原因。于是,她开始观察小孩子,并企图从两组不同的小朋友中找到他们之间的差异,以及问题的答案。

1978年,Dweck跟Carol Diener一起做了一项研究。她给小朋友出了不同难度的智力拼图,并记录了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话语。

很快地,那些无助的小朋友便开始责备自己,其中一个说道:“我觉得自己越来越迷惑了。”另外一个孩子则为自己辩解道:“我的记性一直不好。”
但是,智力拼图还是被源源不断地抛给了这些小朋友,而且越变越难。“现在一点也不好玩了。”有些孩子叫嚷道。但是他们的抗议没用,Dweck还是不断地向他们抛出难题。

最后,这些孩子终于受不了了,他们坚持说:“我放弃了。”接着,他们就开始讨论起别的话题,想借此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刚才猛烈的智力拼图轰炸中解救出来。“这个周末有一个才艺展示,我会扮演秀兰邓波儿。”其中一个女孩说道。但即便是这样,Dweck还是不肯罢手,她给他们抛出了更难的题目。

这个时候,你猜发生了什么?这些孩子开始犯傻了,他们表现得好像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努力答题一样,以企图掩盖自己的失败。在一个案例中,有一个小男孩已经被多次告知自己的答案——棕色,是错误的,但他还总是要选这个错误的答案,而且嘴里还振振有词:“巧克力蛋糕,巧克力蛋糕。”

这样的结果也许并不令人吃惊。假如你曾经试过跟一群小孩玩过一局游戏,你可能就看过他们做这样的傻事,而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直接将拼图扔到地上)。

但是,真正让Dweck震惊的——并由此改变了她的整个职业生涯的,是那些成功的小朋友的做法。她甚至在后来这样写道:“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榜样,这些榜样在你人生的关键时刻为你指明了方向。”“这些孩子就是我的榜样。他们显然知道一些连我都不知道的东西,但我下定决心要弄明白。”

Dweck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正如很多成年人一样,假如Dweck自己碰到了上面的情形,她会学着把自己的沮丧和愤怒隐藏起来,然后礼貌地答道:“我不太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要玩下去。”而不是像上面的孩子一样,开始翻脸不认人。她以为,那些成功的孩子会跟她表现得一样——他们有处理失败的方法,而不是直接被它打败。

但是,事实跟她想得非常不一样。那些成功的孩子不仅仅能够接受失败,而且他们还非常喜欢失败。当智力拼图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开始责难自己;他们会舔舔自己的嘴唇,然后说道:“我喜欢接受挑战。”“题目变得越难,我就应该越努力地尝试。”
当题目变得越来越难的时候,这些孩子们并没有抱怨游戏变得不好玩,相反地,他们还会给自己非常积极的心理暗示,说:“差一点点我就能做出来了。”或者“我之前就成功做出来了,我还可以再成功一次。”还有一个孩子,当他被给到一个非常非常难,几乎就不可能解出来的题目时,他也只是抬起头看看实验者,然后说道:“你知道的,我还想着你能给我点线索呢。”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Dweck发现,这些孩子们之间的差异在于
思维模式

。Dweck先前一直以为:“一个人的素质是一成不变的。你要么聪明,要么就不聪明。假如你失败了,那就说明你不聪明。”这也是为什么,当那些无助的孩子开始失败的时候,他们就无法接受现实了——因为失败刚好提醒了他们,他们弱爆了(自己是那么容易就困惑,自己的记性是如此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游戏当然也就变得不好玩了——谁会愿意被时时提醒自己是一个loser呢?也难怪他们会开始转移话题。Dweck将这种想法,即认为你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就是由一个个为了考察你能力所在的测试组成的想法,称为
“固定型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而那些成功孩子的观念恰恰相反,他们会认为: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个人努力,而这个世界上也充满了那些帮助你去学习,去成长的有趣的挑战。Dweck将其称为
“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在碰到更难的智力拼图时会那么兴奋——因为那些简单的题目不具有挑战性,他们从中也学不到任何东西。但是那些难题就不一样了。这些题简直太棒了——可以让他们发展一个新的技能,或者征服一个新的问题。而在后面的一些实验中,甚至有一些孩子要求将题目带回家,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花更多的时间研究答案。

然后,一个七年级的孩子还这样跟她解释道:

“我觉得智力这东西需要你自己去争取…而不是你坐享其成的…假如不能确定答案,大部分的孩子都不会举手,但是我会经常举手。因为,假如我的答案错了,我的错误就可以被纠正过来。或者,我还会举手问道:‘这事我不明白,你能帮帮我吗?’这样的话,我的智力就能不断提高。”
在那些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证明你自己有多棒。努力是一个不好的预兆——假如你需要努力尝试,还要不断地问问题,那显然说明你不够优秀。而当这些人找到了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时,他们就会想着重复它,以显示自己对这东西有多么在行。
而在那些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看来,成功来源于成长,而这当中的精髓就是努力——因为只有努力你才会成长。当你对某件事情已经非常擅长的时候,你就会把它放在一边,并继续找那些更有挑战性的事情,因为这样你才能持续成长。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在自己不犯错误的时候觉得自己很聪明,而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会在自己为某件事苦苦挣扎,并最终找到解决方案时觉得自己很聪明。当事情不顺利的时候,前者会埋怨整个世界,而后者会想着改变自己。前者会害怕非常努力地去尝试,因为一旦他们失败了,就说明他们是一个loser,而后者永远不会惧怕尝试。

而且,随着Dweck对研究的持续展开,她还在各个领域发现了上面的这种差异。在人际关系中,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寻找那些让他们变得更好的伴侣,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则只愿意找那些允许自己停滞不前的人(而一旦双方之间有什么冲突,就会演变成非常可怕的争斗)。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CEO会不断地寻找新的产品,并不断地寻找优化的方法,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CEO就会缩减研发经费,然后希望从旧有的成功产品中挤出新的利润。即便是在运动领域,那些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运动员都会通过不断地训练让自己越变越好,而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运动员则会将自己不断萎缩的技能归罪于周围所有的人。

不仅如此,Dweck还发现,一个人的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即便是一些很小的干预——比如说告诉学生做得很好,而且,不是因为他们很聪明,而是因为他们在很努力地尝试,诸如此类的做法影响非常大。而随着投入的加大,她还发现自己可以将那些原本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改变成积极的,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

而她自己也改变了——从一个总是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以证明自己有多么聪明的思维定势者变成了一个寻找新的挑战的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这很困难:“因为我开始承担更多的风险了。有的时候,我会回头看看,看看自己犯下的所有错误,遇到的所有挫折,然后,我会觉得非常痛苦(就感觉自己一无是处)。这时候你真想一头从这种状态中冲出去,然后往自己的脸上贴一层金。”但是,她最终抵挡住了这个诱惑,并成为了一名业内领先的心理学家。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目录

译者序
前 言
绪 论 / / 1
最新的批判性思维概念 / / 1
作为一个思考者,你的技能如何 / / 2
良好的思维方式需要付出努力 / / 4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 / 6
成为自己思维的批判者 / / 7
建立新的思维方式 / / 8
培养对自己推理能力和识别事物能力的信心 / / 8
第1章 成为公正的思考者 / / 11
批判性思维的强弱 / / 11
公正性需要什么 / / 14
认识思维特质之间的相互关联性 / / 24
小结 / / 26
第2章 你处于批判性思维前四个阶段的哪个阶段 / / 27
阶段1 鲁莽的思考者 / / 28
阶段2 质疑的思考者 / / 29
阶段3 初始的思考者 / / 30
阶段4 练习中的思考者 / / 33
一份通向进步的“游戏计划” / / 34
为制订练习计划而建议的策略 / / 34
第3章 自我理解 / / 40
监控日常思维和生活中的自我中心 / / 41
努力做到思维公正 / / 41
识别大脑的三个与众不同的功能 / / 42
理解你与大脑间的特殊关系 / / 43
将所学课程与你的生活问题建立联系 / / 46
整合理智和情感的学习 / / 46
第4章 思维的组成 / / 48
推理无处不在 / / 49
思维的成分 / / 50
思维成分的整合 / / 56
思维要素之间的关系 / / 57
批判性思维指向一定目标 / / 57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组织概念 / / 58
批判性思考者评估获取的信息 / / 60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区分推论与假设 / / 63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透彻理解推论的意义 / / 67
批判性思考者能够调整观点立场 / / 69
批判性思考者的观点立场 / / 70
小结 / / 71
第5章 思维标准 / / 72
深入理解通用思维标准 / / 73
将思维元素和思维标准结合 / / 79
使用思维标准的简要指南 / / 84
第6章 培养良好思维的提问 / / 91
思维中提问的重要性 / / 91
质疑你的问题 / / 92
呆板的问题反映惰性的思考 / / 93
三种问题类型 / / 93
成为苏格拉底式提问者 / / 96
关注问题的类型 / / 97
关注思维标准 / / 98
关注思维元素 / / 99
关注问题优先次序 / / 101
关注思维领域 / / 102
小结 / / 104
第7章 掌握思维,掌握内容 / / 105
超越表面化的记忆,深度学习 / / 105
内容和思维的关系 / / 106
通过思维理解内容,通过内容进行思考 / / 107
用思维的知识在课堂上思考 / / 109
第8章 了解优秀思维者是如何学习的 / / 111
优化学习的18个策略 / / 112
典型大学课堂的逻辑 / / 113
理清你所学课程的最基本概念 / / 115
清楚课程和学科必要的思维模式 / / 117
生物化学的逻辑 / / 119
另外四门学科的逻辑 / / 122
确保课程设计对你有效 / / 126
听说读写和思考 / / 130
找出一篇文章的逻辑 / / 131
弄清教科书的逻辑 / / 132
评价作者推理的标准 / / 132
第9章 重新评估自己思考和学习的水平 / / 133
发展自我评估的策略 / / 134
运用特征来评价你的表现 / / 134
运用学生特征去评价你自己在具体学科中的表现 / / 137
小结 / / 140
第10章 决策和问题解决 / / 141
决策 / / 141
问题解决 / / 147
小结 / / 157
第11章 应对自身的非理性 / / 159
管好自私的天性 / / 160
控制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 / 178
小结 / / 185
第12章 如何甄辨新闻中的媒体偏见和宣教 / / 186
民主与新闻媒体 / / 187
使得新闻媒介逻辑晦涩难懂的谬见 / / 188
新闻媒体的客观性 / / 188
对主流观点偏见的知觉 / / 191
辨别社会中心思维 / / 194
歪曲报道来支持特权的观点 / / 195
找到替代的信息来源 / / 202
成为一个自我思考者 / / 203
小结 / / 210
第13章 谬误:心理诡计和操纵诡计 / / 211
人类心理的真实和自欺 / / 212
三种类型的思考者 / / 212
思维谬误的概念 / / 215
错误的概括化 / / 217
分析概括 / / 219
44种赢取辩论的诡计 / / 223
谬误识别:分析过去的一则演讲 / / 236
谬误识别:分析当代的一则演讲 / / 240
谬误识别:分析一则总统候选人的演讲 / / 243
避免两个极端 / / 245
小结 / / 246
第14章 努力成为一名有道德的推理者 / / 247
为什么人们对道德感到困惑 / / 247
道德推理的基础 / / 249
小结 / / 261
第15章 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 / 262
理解和使用策略性思维 / / 262
策略性思维的成分 / / 264
策略性思维的开始 / / 264
第16章 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 / 272
小结 / / 282
第17章 成为一名高级的思考者:总结 / / 283
练习批判性思维 / / 283
阶段5:高级的思考者 / / 284
阶段6:完善的思考者 / / 286
完善的思考者的心理品质 / / 287
完善的思考者的内在逻辑 / / 288
完善的思考者 / / 289
参考文献 / / 290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